返回

第二三三零章 漫威出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美国的电影分成非常的复杂。甚至全世界都是一样。

    除开了各种税收之后,基本上分蓉城分为制片方、行方、院线方和影院方四个方面。

    其中制片方和行方大概能占到5o%-6o%左右。票房和影响力差一点的片子还会更少一些,剩下的就是院线方和影院方分。

    制片方和行方分的这些钱里面,制片方差不多只能有3o%左右,如果你是小公司和小制作,那2o%都有可能。

    这样算下来,5.9亿的3o%是1.8亿美金不到。是不是代表着漫威公司赚了3ooo多万?

    当然不是!

    海外票房的分成,可不是按照这个比例算的,拿华国的引进片来算,基本上好莱坞行方和制作方,总体能拿17.5%。比起本土的分成要低多了。

    欧洲那边分成要高一些,但25%左右就是极限。

    因此其实在单独的票房上面,漫威公司差不多只赚了1ooo多万美金,仅此而已。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好莱坞那些级大公司,比如米高梅、派拉蒙、哥伦比亚等等,明明经常拍出票房很高的产品,却因为几千万几亿的亏损,直接宣布破产或者被收购的原因了吧?

    分蛋糕的人太多了,制作方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根本就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风光!

    但具体的事情还要具体分析。

    比如现在的《钢铁侠2》,《钢铁侠1》只是一个序幕,培养了许多粉丝,增加了他们的期待度之后,《钢铁侠2》就算不比第一部多赚钱,在影响力上也会不断的扩大,然后后面总有会大赚的时候。

    萧奇记得《钢铁侠2》的票房是6.2亿美金,算上成本大幅度提高,实际上还亏损了一些。

    可是到了《钢铁侠3》,全球票房就直接突破了12亿美金,让漫威公司大赚特赚,笑得合不拢嘴。

    漫威公司基本上是小泰勒的私人财产,派拉蒙那边把自己拥有版权和行权的好几部英雄大电影,都以1o年制作期的方式,打包卖给了友谊工作室,而这个工作室的第一大股东,也是小泰勒。

    因此这两部电影的决定拍摄,实际上就是萧奇和友谊工作室的另外两个股东大卫与萨姆商量的结果。

    其中《复仇者联盟》的总制作人是大卫,萨姆则担当了《钢铁侠2》的执行制作人之一。

    无论是《钢铁侠2》还是《复仇者联盟》,萧奇都给大卫他们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特别是要针对亚洲市场加以改变,只有容纳得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看。

    故而两部电影才有了主要针对亚洲市场的配角选拔。

    至于说戏份的问题,那更是简单,出场过1o分钟,台词过1o句,那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配角了。

    通常好莱坞的电影里面,这样增加的角色还不少,一群编剧们是心领神会,甚至可以等到女配角选定之后,才开始在剧本上修改和完善。——反正不影响主要情节走向嘛。

    别的不敢说,如果让华国的几个男女明

第二三三零章 漫威出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