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巢出动。
在李鸿章的麾下,实力远远不是传说中的四万余人,而是十万余人,拥有水陆军各种部队,最著名的有张树声,潘鼎新,吴长庆,周盛波,张遇春,李鹤章等,还有大量大原太平军降领投降过来的人。得知了梁洪胜,张树珊,刘铭纯先后惨败,部队被歼的消息,李烘章犹如当头棒喝,气得七窍生烟,不仅没有气馁而退,反而更加疯狂,发誓要报仇雪恨。
“贼军猖獗,我军应该慎重啊!”马建忠等人建议,要小心谨慎。
盛怀宣新入李军幕府,可是年轻精明:“大人,此番挫折,原因很多,尤其以敌军的火力强劲为可怕,我军似应长期准备,然后瞅中时机再战。”
李鸿章却发了狂:“时机时机,什么时候了还谈时机?”他罕见的大发脾气,一连四员大将被敌军围歼,是从来没有过的惨败,他已经气疯了,“贼军虽然胜我,可是,我军之官兵勇敢,火力强大,必当重创敌军,所以,贼军一定元气大伤,所谓惨胜,此时,我军主力压上,定可一举胜敌,如此犹豫不决,使敌人有了喘息之机,则敌人必将更难战胜。”
李鸿章的意见,得到了很多将领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投降了淮军的原太平军将领,这些狗东西,才是最希望建功立业站稳脚跟的,所以,鼓噪要充当先锋,和华夏军决死而战。
开字营的统帅,中路军的程学启,是李鸿章现在最信任的将领,来回几次通讯以后,程学启也力主战斗,他表示,自己可以单独北上,战胜华夏军。
这一次,李鸿章学乖了,不敢轻易让程学启一军北上,而是派遣了吴长庆军和潘鼎新军,各带其他附属数营,兵力各一万三千余,与程学启军成为品字阵形,徐徐推进,自己也火速集中兵力,全部北上。
此时,罗阳部队也积极筹备,调集部队,主动东南方挺进,要和敌军决战,洛阳等地的驻军,也动员百姓,制造了大量的火药等,陕西的兵工厂,也将制造成的大量**包,手榴弹等物,火速解送到了开封,罗阳以邱远才为先锋,蓝成春,蓝大顺,梁成才,董福祥,曾仕和等各部后续进发,自己率领亲军,和捻军骑兵任化邦部为后援,经过商丘,
第二百零二章 主力决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