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二章 晓之以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参加会议,罗阳决定亲自出马,劝说转化,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

    “大汉天国要想生存下来,除了军事实力外,必须迅速地建立一套税收体系,能够为国家和军队提供足够的财产供给,税收的前提是经济发展,部分工商经济行业,需要加强控制,渗透,甚至完全掌握,但是,经济也要刺激和发展。”

    罗阳的话,让两位前太平军大佬听得非常玄妙,两人不知所措,只有连连点头。

    石达开在四川贵州广西一带,没有真正的经济政策,没有土地改革方案,只有简单的屯扎部队,征集粮草,简单的军事斗争,这也是他的部队不能得到大多数百姓支持,无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太平天国从最初的平均土地到承认地主权利,无所作为,在石达开的身上表现得最为典型。

    罗阳就是草根,善于从底层来看问题,何况,他又有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脉落,知道,要使革命成功,中国富强,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要维持稳定的政治经济形势,必须均匀土地,均匀财富,

    否则,只能陷于混乱。

    罗阳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等待,直接将成都城里的数十家大富豪们都请了来,询问情况,要求他们认捐,在庄严肃穆的前满清总督府内,罗阳的身边是数十名戒备森严,武装到牙齿的官兵,这是威吓,也是示强,而罗阳本人,则温文尔雅,陈述厉害。

    “诸位乡绅,你们知道鸦片战争么?”

    “嗯?”

    罗阳从鸦片战争讲起,讲满清如何如何**,被数千英国鸦片贩子的流氓强盗打得狼狈不堪,丧师失地,又割地赔款,丢尽了中华民族的脸面。“这样的政权,这样无能腐朽的家伙,绝对不能代表中华民族,必须推翻之!”

    满清政府的社会信息封锁,是成功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威力,使四川这些上层建筑的精英们,都对此前的对外战争了解甚少,这反而有利于罗阳的宣讲。他拿出了一系列的数据,英国人多少船,多少人,多少炮,清军打了几仗,如何丢人现眼,等等,然后又牵扯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讲了英法联军在北京一带的战功,讲了满清两广总督在广州的无耻“不抵抗”政策

第八十二章 晓之以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