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松林河段游战的湘军主力一部,开始举着火把向东面退却,增援,因为东面军营的火光,实在太嚣张了。
罗阳军看着敌人的火把方向,知道不对,赶紧吩咐,将部队扎下来,继续伏击。
这一次,土制手榴弹已经打光,就是洋枪也没有了弹药,只有使用军刀。
根据传递性的报数清点,罗阳军东路突击的部队一百人,现在只剩下四十二人,还有十人伤得不轻,眼看危急关头,黑暗中有人过来,经过联络,居然是先前遗留的五十名战士,现在还有三十九人。
八十名士兵隐藏起来,分成两拨,以松散的线型队列隐蔽在河畔的北侧。
也许是清军的过分狡诈,他们的前锋居然丢弃了火把,趁着黑暗向东面奔跑,结果,那种试探性的呼喊联络,让罗阳军果断确认,这不是潜伏失散的战友。
黑暗里,太平军连续出击,军刀淋漓着鲜血,将一桩桩人肉木头切割在漆黑的河畔道路上。
当然,按照约定,就是西面两路袭击的太平军,也进行了积极地攻击。
激战持续了一夜,
最终,清军狼狈而逃。
天明了,罗阳部队向着西部的松林河畔集结,直接呼喊,也将所有伪装的清军衣服都扯了。结果,全部集中的太平战士,只剩下了九十三人。而经过搜索以后,还()找到[望书阁]了身负重伤的十八名战士,总共幸存一百一十一人,而全部从紫大地起飞的滑翔伞兵,出动时是满员满额的四百人。
不过,清军死得更多,整个战场上,到处是清军的尸体,包括西河段的彝族松林土司的土兵,包括东段的湘军主力部队,有些地方,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非常恐怖的战后,冰冷僵硬的尸体,往往狰狞着,乌黑的血液凝固住了,群起而攻之的苍蝇,是夏天最常见的景象,不多时,当太阳火辣辣地升起来时,战场上就开始弥漫着呛人的腐臭。
说也奇怪,就是这一天夜里,松林河的河水下降了很多,那种湍急沸腾的景象也基本不见了,被隐藏在北岸上的松林土司的船只,被推下河以后,居然可以保持基本的行船状态。
罗阳军没有冒险,赶紧从战场上收拾清军丢弃的武器弹药,特别是洋枪和火药等物,百十人的小部队,随便遭到清军的反击,都会有灭顶之灾。
罗阳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果然,松林彝族人进行了英勇的进攻,因为两千余壮丁都被杀死,
第五十二章 惊退清军主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