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来演讲。”朱院长提醒道。
陈贵良笑着说:“不会忘的。”
五个小时以后,陈贵良尝试着拨打越洋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那头传来杜院士的声音:“陈贵良先生是吧?”
陈贵良连忙说:“不敢当先生之称,就单论岁数,您也是我爷爷辈儿。杜院士还是叫我小陈吧。”
“哈哈,你年纪轻轻还搞论资排辈儿那套?”杜院士笑着说,“有什么话就直接讲吧,能说的我不会瞒着。”
陈贵良道:“我想投资环保产业,为中国环保事业尽一份心意。但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杜院士道:“环保产业细分类别很多,一时间在电话里说不清楚。”
“垃圾发电领域呢?”陈贵良问。
杜院士道:“垃圾发电企业,一般都有国资背景。主要是太烧钱,私人老板不愿投资。这些国资企业,你入股起来很麻烦。不过正好有一家私企适合你。”
“杜院士请讲。”陈贵良道。
杜院士道:
“魔都康恒环境公司,四年前创办的环保公司,主要做研发、生产、销售垃圾焚烧设备。也自营一些垃圾焚烧厂。”
“这家公司引进的国际领先设备,已经初步实现国产化,打算扩大规模大干特干。但他们的资金很紧张,一直想要融资,却又找不到风投机构。”
“这家公司的老板,本身就是一个专家。科研能力很强,还设立了院士站,有不少院士定期去做指导。”
“不过既然给你推荐了,有些情况我要给你说清楚。他们的盈收数据很漂亮,但一直处于净亏损状态……”
“一是在卖设备的时候,需要跟国外公司竞争。他们没有名气,只能走低价策略。有时候卖出去一套垃圾焚烧设备,算上各种成本甚至无利可图。卖给国内厂商虽然不用那样压价,但货款很难结清。账面上一大堆钱,全是应收货款,能拿出来用的没几个。”
“二是他们的研发支出很大,赚到点钱都投入研发了。这样的公司,十年之内都别想上市。你投钱进去,现阶段是无利可图的。”
“你要想清楚,别盲目投资再来埋怨我。”
陈贵良问道:“他们的技术如何?”
杜院士说:“国内领先,正在追赶世界一流水平。”
这家公司在十年以后,垃圾焚烧设备在国内的市占率超过40%!
但目前没人敢投资。
非常缺钱。
……
龙脊生是公派留日博士,1991年就在日本拿科学技术奖项。
四年前,他创立了康恒环境。
现在他喜忧交加。
喜的是公司取得技术突破,通过钻研国外引进设备,已经可以自行量产化了。而且卖出去不少。
忧的是公司严重亏损,卖去国外的设备利润微薄,卖到国内的设备货款难收,还要持续承受巨额的研发支出。
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搞钱,全国各地到处飞,说服投资机构砸钱进来。
在反复碰壁之下,他已经放弃纯商业的投资机构,现在的目标是
0526【说干就干】-->>(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