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的。在曹真的这一通拜谢的感染下一时间大殿的气氛都变得热烈起来。一股莫名的悲壮之情充溢在众人的心中。众人皆是明白眼下这个由曹操奠定的基业由曹丕建立的帝国正处于一个万分紧要的关头。若这个关头能渡过去那天下当真会归于曹氏一族若这个关头渡不过去那么曹家的江山将化为一片飞灰在场的众人都将成为那亡国之君亡国之臣。
“这可是很重要的事情哪。”众人都明白这一点随着曹真拜谢而起偏殿里的会谈自然被继续了下去。在说过了河北与关中两地的战争大略之后中护军陈群出班奏道:“陛下如今河北与关中皆化为战场以不能够为我国之民生提钱粮了。为国家之生计而虑臣建议陛下以淮南、徐州、豫州、兖州、冀州之腹地为屯田之所勒令百姓尽心屯田以昔日大秦之耕战术为我大魏聚粮生钱。”
“强行屯田之策吗?文干难道不怕百姓因此而造反?”见陈群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一边的辛毗听了虽然不得不承认这对眼下的大魏确实是有好处的但他依旧从其中听出了麻烦的所在:“经历了数年的战乱百姓苦战久矣。他们更向往的是安定平和的生活若我用这强行之术必违背了百姓的意愿倒时怕是民心尽失徒然便宜了李晟啊。”
“战争是军队实力的对比是国家经济的对比也是百姓民意的对比。”这样的说法虽然没有人专门整理出来成为一个经典的格言但一些朴素的事情却早已作为一个道理被众人所得知。“强弱都是在对比中才是有意义的。若在一般的情况下没有了对比无论你怎样压榨自己的子民只要还给他们一些东西吃都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只要能够活下去他们都能够忍耐。但如果你身边有了另外一个可以用来对比的参照存在的话。那你的压榨很有可能变成对方攻击自己的口实。而这样的口实在不知道潜藏在自己领地上有多少的奸细的传播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民意这是需要值得主意的事情。而且淮南、徐州、豫州、兖州、冀州之地成为大魏之疆土已经数十年了其地之结构分派已经变得十分稳定却是没有多少土地能分给百姓耕种。若是强行推行耕战之策的话只怕要先将这份稳定打破才行。然而这样的打破却是更加不利于国家之稳定的。如果说压榨百姓所形成的不利民意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而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压榨士族所引起的民怨则是足以令整个大魏国被颠覆的。这些有田者的民意才是整个大魏国真正的民意所在他们才是真正的‘民心’。而得民心者得天下啊。自己这边总不能就此将这些人推到李晟那边吧。“辛毗的话很短但他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深奥。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说清楚而是需要自己细细品味的。当众人真正的会意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众人的脸色却是不约而同的变了。他们的脸俱是刷得一下变得铁青起来皆以一种奇怪的目光望着陈群。
“文干对于这件事情你还有什么考虑没有。若你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怕朕是不能按照你的建议来做了。”曹睿平和的望着陈群开口要求道。他让陈群对这件事情给予解释。
“陛下之所以会对此事顾忌只怕是为了当日曹公执行打击大户之策却遭遇到了兖州叛变之事而引起的担忧。其实如今的情况和当初的情况已是完全的不同。当初汉室尚在群雄并起若要领地的安全皆是要以和睦为主。而如今天下三分陛下亦有了正统的名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般的大族亦是不敢有丝毫反叛的。李晟那边对大族用得是什么政策我们都清楚因此我们对大族进行的压榨不需要太很烈只需要稍稍比李晟好一些就足以让他们认下去。所谓五十步和一百步尽管没有本质的区别可只要还有区别的存在众人还是会从五十而弃一百。此乃个人的天性却是不需要说太多的。”陈群微笑的说道:“这是一个度的问题是能否让他们接受的关键。至于是否能够抑制他们的反叛则看陛下能否坚定的去动用军队了。我建议屯田军如李晟那边所做的那样直接开赴乡下以震摄不鬼之徒。同时责令各县各村设立保甲互连制度。让他们互相监视如有不稳者则施以连坐以严法压制他们。我就不信在这样一边是大刀一边是果实的情况下他们还会就大刀而不食果。”
“这……这似乎不怎么符合圣人的教喻啊。如此的严刑酷法只怕和昔日的暴秦差不多了。”辛毗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和暴秦差不多?君以为秦之如何?”陈群略有些嘲讽的看着辛毗。
“秦乃虎狼之国二世而亡皆法之过也。此乃定论君何以再问?”辛毗毫不客气的回瞪着陈群。
“有虎狼之国而立国六百年的吗?你们只看到了秦因法二世而亡的过错却忘记了秦立之初因商鞅变法而兴盛的事情。须记得秦亦是因法而强的。乱世还需用重典啊。”陈群叹息着说道。他所说的这些大都出自益州方面的看法但他本人却没有因此而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在他看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这办法对国家有好处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乱世用重典?想当初汉高祖还是用约法三章来平定天下的呢。”辛毗依旧不服气的摇着自己的脑袋。
“当时是当时当时天下都不喜欢厉法所以高祖的约法三章才体现出了自己的效果。而眼下却不同于当初虽然战乱依旧可天下的大势却分为了几块大国彼此之间战争不打而已一打就是惊天动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一切的努力去获得战斗的胜利才行。我知道这样的做法会令那些地主倒霉的可和我们自家最终取得胜利比起来这样的损失却是完全能够承受的。我们实在不应该因为这一点小事情而令我们最后损失胜利啊。”陈群认为事有轻重缓急而眼下的这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大可以先执行怎么一个计划等最后取得了胜利之后再想办法给那些人以补偿嘛。”
“你……”哪有这么好说的事情这若真的确定下去就好像是完全被放开了缰绳的猛兽。放得下去但要收回来去难了辛毗站起身来还想再反驳一番。却见上面的曹睿站起身来挥了挥手让他们不必在争吵下去了。
“文干所说的事情对我们的国家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我决定……一切就按照文干所说的事情去做。所有的力量都给我动员起来我不希望在这场关系到我们整个江山社稷的战争中败下。这可是一个十足的身死之战了。”曹睿高声喝道。作为一名年轻的君主他的想法更加的激进一些对于辛毗的那凡是都有着顾虑的想法更加的不能理解。在他看来在这种时候全国的所有人都应该为自己动员起来为自己取得战斗的胜利而出力才是。他根本就容不下别人有二样的想法。
“诺!”眼见自家的主君如此强势的下达了命令尽管心中对此还有些不愿但辛毗还是无可奈何的大喊一声“诺”答应了下来。他这一答应自然也就带动了大殿里的其他人。于是关于动员全**民的力量来进行战争的这一件事情就在此被确定了下来很快就作为了旨意被颁到了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