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科举与学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为士者为官论政乃是份内之事啊。”

    “为官论政乃你们士者份内之事?”李晟听了微微的摇了摇头。他觉得自己的这位兄弟虽然与自己相处的久了很受自己的一些影响但毕竟还是这个时代的人其中所有的一些观点还是这个时代之人常有的观点。比如这刚刚的一句就很让他不以为然。只是这不以为然只能默默的放在心理腹诽着李晟自认眼下自己没这个精力和实力去与这早就形成已久的观念叫板便只好来一个充耳不闻了。他自动忽略了孔明那最后的一句而直接将前头的问题回答上来:“人力有所穷尽而学海无涯。对于各门事务的精专都是得花上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去研究的。我并不否认如你如士元如公渊这样的天才能够在掌握一门精要的情况下能够继续精专于其他但我也十分明白的了解诸如你、士元、公渊这样的全才还是少数。更多的人让他去学习一门就已经耗费了他们极大的精力如何还能要求他们兼顾其他呢。再加上全才养成的时间长而专才养成的时间短。以我们现在的需求和所能拥有的时间来看培养出大量各专一门的专才却是比花了大量的时间却只能有少量的全才要好得多了。”

    “唔!‘人力有限而学海无涯’故全不如专量少不如量多。主公原来是做着这样的打算啊。”诸葛亮咀嚼着李晟的话越想越觉得他所说的很有道理但似乎是不服气还是怎么的他还是振振有词的反驳道:“天才虽少却并非没有。若真有人如士元一般能精通数门那又如何?”

    “他们若是自认为可以多学数门那就多学数门吧。事实上我的学院并没有限制他们让他们在入了一个分院之后便只能呆在一个分院之中啊。事实尚他们若是在学了一门之后还对其他的学院的知识有所兴趣的话他大可去旁听学习啊。只要他在最后的考试中能够通过谁还管他究竟学了几门呢?”李晟无所谓的摊开手说道“自由的听课自由的学习但用考核的方法对学堂的学生宽进严出严格控制学堂里出来的学生水平令他们无论似平常人也好天才也罢都只有优秀者才能取得毕业的资格。”

    “原来如此。”诸葛亮了解的点了点头:“这倒是和我们昔年的求学很相似啊。只不过昔年的我们是漫山遍野的跑到老师家中去学习而眼下却只要入了学堂便可以接受数位先生的教诲端的是方便呢许多。”

    “嘻嘻当然方便了。我正式想到这样只方便了才非要把司马老师、黄老先生和庞德公老师从襄阳那边搬过来呢。他们也算是闻名的儒者了所会者也不止一样我想由他们作镇的话我这学院不出名也难啊。而这学院一旦出名起来天下游学之人肯定会蜂拥而至到时候他们还有那么容易从我的手中脱出吗?”李晟说着开心的笑了起来。那笑容在诸葛亮看来怎么都像是一个小人志满意得得笑容。

    “只怕主公将兵、法、政三学分立考虑的还不仅仅是蓝人学得精专吧?”看李晟笑成那个样子孔明着实有些不待见了他微笑的瞅着自家的主公眯起了眼轻声试探道“我总觉得你这样做还有其他的想法似乎还有要将我们的衙门按照与这个分类相似的办法进行细分的想法吧。”

    “唔!你看出来了?”李晟看着孔明脸上有着淡淡的笑意。

    “不是看出来了而是猜出来了。”孔明微笑的解释道:“主公与我相处了这么些年主公心里想什么打算做什么我岂会一事无知?虽然很多时候主公打算做的事情就我们看来总是带着些许古怪的但一旦事情完成了差不多有些些许结果显现的时候我们都惊讶的现主公做这些原来都是有原因。主公都是为了达成某一个结果而去安排某一件事情的。久而久之我们自然都认为主公是绝对不会做无谓之事了。”说道这里孔明微微一顿冲李晟笑了一笑这才解说继续下去:“既然主公做事都是有目的的那我们也只要猜测出相应的目的就可以了:开办学院和进行科举都一样是为了收天下的人才为我们所用。与科举那近乎救急的手段不同学院出来的人因为受了我们数年的教育其想法都与我们相近就具体职务的安排而言也必然符合我们的要求。可以说衙门和学堂之间是有某种必然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我想就在今后衙门别属的区分上。主公既然认为每一个类别都需要精专的人才那么表现到衙门上也就变成了每一个大衙门下就有许多细化的部门以吸收专门的人才从而让衙门里办理的事情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合理。学堂教出专门的人才衙门招收专门的人才。这一出一进各得其所才是让人才不至于浪费的最好办法啊。我想主公大约也是有了这样的打算才会作出如许的决定吧。”

    “没错我是有这样的打算。”李晟敛容点了点头向孔明求教道:“这个念头存在我心里许久了直到最近我才有些许头绪理出来如今倒想让孔明你好好的帮我参详一番看看这究竟有几分可行性。”

    “主公请试言之。”孔明朝李晟一摆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要成就一方割据势力兵马、钱粮、地盘是必不可少的。兵马可以简而言之可以算作军事实力而钱粮、地盘则可以归做后勤实力。要割据军事实力和后勤实力都需要具备才行否则是断不能成事的。大汉之所以会变成如今的这个地步其关键就是让地方任上的官吏掌握了军队所致。原本这地方的头头如太守、刺史等原本就具有了地方的行政、执法、财政之权如今又加上了军队的统领权这使得地方的官员完全能够用地方上的财政去养地方上的兵丁从而令地方上的军人不知道自己是国家的军队而以为自己是某某长官的人马此乃大弊也。”李晟忧心忡忡的说道:“我思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将地方和军队完全区分开来在把地方的权利一分为四并在军队上增加监理一职。”

    “军队和地方完全区分?再把地方的权利一分为四同时增加军队的监理?”孔明闻言眼睛不由得一亮似乎在一瞬间把握到了什么“主公请先解释一下。”

    “所谓军队和地方完全区分简单说来就是让军队的将军只管军队里的事情所有的银响、钱粮等物都又新成立的后勤部门逐层下而不与地方做任何的牵连军队的将军不得干涉地方事务不得参与出城防以外的地方建设不得随意接见地方官员。而地方官员也不得插手军队的管理不得干预军队防区内的事情不得处理军队士兵的违法案件不得以任何名义将本地区的收入划于本地之军原本属于地方军建资金的一块将有一个部门统一征收并统一调配。”李晟站起身子一边思索着一边解说道:“至于地方上的权利则具体分割开来将原来政、法、财、监归于一体的主官制度完全摒弃。从此太守只管行政而司法断案则由大理寺负责财政由税监负责监

第十二章 科举与学堂-->>(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