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襄阳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被曹操、刘备联军擒杀于下邳白门楼上。时岁过去迎来了建安四年。

    在这年春天的襄阳城内一名自称是由下邳前来避难的男子在城中的市场上以哀沉口吻仔细的向处于和平中的襄阳之名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有数十名听众紧紧的围着他其中就有前来踏青的诸葛亮、李晟和徐庶。

    “吕布手下有所谓的八健将其中有一人叫侯成。”男子开始了自己的故事:“这位侯成将军特别的爱马。有一次他的名驹部件了弄得他魂不守舍让看了都有些不人心。但没想到几天之后那匹名驹又悄悄地跑回来了。他当场就乐得不行便请他的部将同僚一起庆祝。侯成是一个有心的人他和自己的主子吕布的关系也是不错。于是他就想了眼下好歹也有好酒佳肴得以享用为何不拿一些区孝敬大将军吕布呢?他认为有好得当让自己的主君也一同分享才是。这是好心但他的好心却没有得到好报。当他将美酒佳肴送到吕布面前的时候吕布却是一脚将之踢翻把他骂了一个狗血临头……”

    “这是为什么?”最前排的一名老者一边捻着班白的胡须一边问道。

    “这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对于吕布将军而言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地击退曹操对此他已经是处心积虑的了早已滴酒不沾。原本他也是爱酒之人。但爱的深恨得也切他一看到侯成献上来的酒就一肚子的气。这与其是说气酒到不如说是气喝酒的人。因为他以前所做得事情的缘故他特别痛恨背叛的人。在这样最危险的时间里他唯恐别人会背叛自己心中的恐惧到了极点。他当时就愤怒的大骂侯成:‘你们这些家伙莫非喝酒商谈怎么背叛我么?’侯成被被骂得莫名其妙心中也是窝得一肚子火。”男子苦笑着解释道。

    “这也难怪侯成生气了。”老人点点头接着又问:“后来怎么样了呢?”

    “侯成将军盛气难消他看破了吕布回头怂恿同僚不要再跟随这种人。侯成的好友以及他们部将原本就对吕布心存不满因此对侯成的话颇有同感。他们对侯成说:‘既然吕布将军本身就怀疑我们那以后还很有可能就此给我们扣上一个莫名其妙的罪名杀掉。我们眼下可算是处于危险之中。与其一直担惊受怕倒不如就此给他来一个真实的。’侯成一听脸色顿时苍白起来他沉默不已。内心之中自是不住的交战着他最后拍板决定下来:‘好吧那就给吕布也来一个真的!’于是他们便开始了行动。”男子神飞色舞的说道。他在诉说侯成和手下人帐中议记的时候说得十分认真仿佛他就是侯成一般。

    “行动?什么行动?”老人以酸苦的表情问道。

    “这你们都应该猜到的那就是投靠曹操。我们这些小兵卒当时就被召集起来去做一件事情。也就是准备为了这些大人给新主子见面而送的见面礼。”男子说着眯起了眼睛。

    “什么见面礼?”老人迫不及待的追问。

    “虽然是去投靠但这些大人们总想着一件令人刮目相看得事情。其中最美妙的莫过于杀掉主子吕布。但谁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毕竟有着天下第一猛将的称号我们对他都有些畏惧。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了。我们决定活捉军师陈宫和部将高顺拿他们当见面礼。结果就这么办了!”男子接着说道。

    “后来呢?”老人催促着他。

    “后来的事情就不太清楚了。我们抓着军师和部将到曹操那边去接着便听到了下邳城破和吕布将军被杀的消息。我现在已经是曹操的士兵了但我一直都觉得这样下去没有什么意思。”男子的话语到这儿显得有些寂落:“我是人也会思考。我一直在想像这样的事情究竟要干到什么时候。自从拿起了军刀之后我从来都没有好好的休息过都在打仗之中也没有什么事情好高兴的。我一直都不清楚人或者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许想这些根本就是没有任何涌出的事情。毕竟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嘛!战争成了最稀松平常的事。但是我已经厌恶了。我到处在打听哪里没有战争。我听说襄阳市一个平和地地方虽然离我当时的所在远了一些但我还是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现在地我是逃兵。但因为我本身就是降卒也一直没有人来追捕我。来到襄阳之后我虽然仍旧是士兵但我却是很庆幸的。因为是投入了一个不打仗的主子麾下嘛。”

    “这么说接下来就没有了?”老者依旧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

    “没了。”男子微微氧气低平的鼻子说道:“我是逃出来的以后的事情当然看不到哪!”

    “哦!”围观的众人露出了一副原来如此地模样便渐渐地散去了。

    离去之后诸葛亮、李晟、徐庶三人走在熙熙攮攮的大街上似乎在想着什么。这时徐庶开启了话头:“阿亮你对刚才的人有什么看法没有?”

    “刚才的人?”被突然问到了这个身材高大的诸葛亮不由得一愣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你说的是那个自称是从徐州逃难过来的人吗?”

    “是啊!他是你隔壁家的人你觉得他怎么样?”徐庶说着抬头仰视着诸葛亮。两年了共同相处了两年的时光使得他对诸葛家的这两位同窗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知道李晟只是一个在徐州呆过一段时间的人若要说籍贯他还是自己的同乡。而诸葛亮才是正宗的徐州人。所以他没问李晟却问了诸葛亮。

    “感觉怪怪的。”诸葛亮皱了皱眉头用手托住了自己的下巴。因为渐渐年长的缘故他那如玉一般光滑的脸上隐隐有胡须长出。虽然不过但那却是成熟的表现。在经过一番的修整之后一种有别于青涩少年的成熟气质展现了出来再配合上他那高大的身材没有人再把他视为小鬼。现在的他和李晟一起走在路上人们往往将他视为兄长而将李晟视为弟弟。李晟长得还是很有些孩子气。

    “怎么个怪法?”徐庶追问道。

    “他说得那么许多话中都是以官话为主只有在偶尔将掺夹了一些徐州腔。那着实别扭的很总让人感得他是在故意为之。”诸葛亮平缓而从容的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他现在显得很有自信不再像原来般一被人要求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腼腆的红了脸。

    “这样啊。”李晟高兴的笑着眯起了眼睛每一次他都为身边这位高个子兄弟的观察而欢喜。因为诸葛亮总能看到那些细微的东西分辨出常人所难以注意到的种种。在李晟眼中诸葛亮是那种注重细节的人在分析问题上他总是看得很细致与自己这样总是从大的方面去看是完全不同的。

    “他真的很强比自己要强上许多了。”这是李晟心中真实的想法。因为他知道诸葛亮并不是只注重细节他在大方面的把握上同样出众。他是一个全才而且是那种再各个方面都有丰厚底蕴的全才。

    “你们都是第一次听见这个吗?”徐庶笑着问道。

    “是啊。怎么了?”李晟和诸葛亮都不解的望着他。

    “我听过一次了。那是再几天以前这个男子在大堤的红花楼边说着相同的事情。那个留着白花胡子的老人也在。当时他们说得比几天还别扭。弄得我和州平、广元都觉得有些尴尬了。虽说他们是在演习但这演的也实在太差了。”徐庶故作平静的说道。只是他话音一落便呵呵的笑了起来。

    “他们这样不可能是自的

第六章 襄阳春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