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 永别了,武器(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廉二世选择退位,然后匆匆逃往荷兰。不久,武装的工人和士兵控制首都,斯巴达克派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在群众大会上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面对“红色”威胁,首相巴登亲王将政权交予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艾伯特,10月8日,成立了共和国。

    艾伯特宣布保证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大赦政治犯、8小时工作制和普选制,以换取屁民支持。

    .............................

    9月底10月初,西线联军统帅福煦发动了最后的反攻,他动用了220个师,提出“人人作战”的口号。结果德军不断后撤,战斗转化为激烈的后卫战,法军收复了大量国土。10月6日,德军再也打不下去了,7日,德国派出要求停战的代表,到达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

    福煦傲气凌人地对德国人说“你们来干什么?”

    德国谈判代表团团长像个孙子,恭恭敬敬的答道:“我们想听听贵方的停战建议。”

    “停战建议?”福煦摇了摇头,“很抱歉,我们没有。我们还有余力,我还想打下去。”

    “不不不!阁下,我们这次来是为了真正的和平,请您务必给我一个机会..........”

    “哦?”福煦故意沉默了几分钟,在欣赏完德国代表窘迫难堪的样子后,才悠悠说道“请坐吧,先生,让我们心平气和的谈谈............”

    同一时刻,在哥尼斯堡郊外的俄军指挥部,陆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代表俄国,正式与德国代表商讨停战事宜。与福煦的傲慢不同,德俄同是君主制国家,皇室之间有着血缘关系,再加上尼古拉大公的妻子就是德国人,因此,在持续数天的谈判过程中,他一直面带笑容,语气平淡。与此相反,德国代表一直苦着脸,他们实在接受不了如此苛刻的停战条件,这导致谈判僵持,迟迟没有进展。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叁打不六点更G好H看K点康母:变身之俄国女皇最新首发就在三打不溜点更G好H看K点康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