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石,获得了信浓小县、佐久、更级、植科四郡及上野西吾妻郡的加封。如此一来,他北边是堀秀治,东面是减封到上野半国的佐竹义宣,西面是被外放的七手组组头速水守久,成为秀保掌控甲信、上野地区的一个重要据点。
有马丰氏,本是远江九万石的大名,但是因为“骏远三国人一揆”时站在秀保一边,促成了对大森氏等亲德川豪族的剿灭,且在出兵会津时对东海道安抚有加,避免了骚动的出现。且出于监视石田三成和结城秀康的需要,秀保将其加封转封到了上总的久留里城,成为拥有十八万石知行的强势大名。消息一经公布,有马丰氏不禁感恩戴德,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秀保的这番安排确实是必要的。
九鬼嘉隆,作为早已臣服于秀保,并担任水军大将的大名,嘉隆和守隆父子在秀保麾下作战勇猛,朝鲜、北陆战场均立有战功,因而获得了伊势东度会郡五万石的加封,正是步入十万石大名的行列。
除此之外,近畿作为丰臣氏的根据地,大部分大名都获得了加封,但这些大名大多是小大名,加封规模也不过一两万乃至几千石,且多是转封到畿外,便不再一一赘述。秀保这么做,一是厘清近畿犬牙交错的局势,为今后布政施政铺平道路;二是强化对近畿的控制,避免丰臣氏的中枢地区再生枝节;三是加强对大坂的监控,确保秀赖和淀姬的一举一动都能被自己知晓,不能让片桐且元这类家伙再挑拨生事。
上述大名虽然同是加封,且规模较之前的大大名十分逊色,但加封的比率确实十分高的,特别是东国的大名,加封的知行少则是原来知行的一倍,多则三倍有余,这很明显包涵了秀保对他们的器重和拉拢。秀保明白,给一个五十万石的大名加封五万带来的效果,远不如给一个两万石大名加封四万石来的深远,秀保将这些小大名提拔起来,也是制衡传统强势大名的手段之一。
当然,要说最主要的手段,当属接下来的新封大名。
此次,秀保共提拔家臣、陪臣、豪族为大名二十七家,比本领安堵的大名还多,且提拔力
第四三三章 第三势力(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