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里,日本再也没能出现过大一统的局面;七百六十多年里,摄关、院政、武家政治轮番登场,天皇彻底沦为傀儡,以武士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大幅增强,中央集权对于日本来说根本无从谈起,一旦有人想集中权力,势必会遭受强力的反弹,足利义教如此,织田信长也是如此。
也许是看透了这一点,秀吉才会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实现天下的统一,尽管这种统一只是表面上的,脆弱的。
“信长公和太阁都没能做到的事情,主公能做到么?”这是许多大和丰臣氏家臣心中的疑问。在他们看来,经历此番大战,秀保虽没能确立绝对的权势,但只要联合支持丰臣宗家的那些大名,以及前田、毛利(秀元)、结城、蒲生这些亲近自己的大名,自是能完成对日本全域的控制,没必要冒险去尝试中央集权,因为一旦稍有不慎,便可能遭遇反噬。
一直无条件支持秀保的青木俊矩,也向秀保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主公,经此一役,本家本领加上家臣们得到的封赏,知行绝对超过三百万石,必然是天下第一的大名,您又是秀赖少主的后见,获得两大老的鼎力支持,可以实现对联席会议和政权核心的绝对掌控,完全可以走太阁的老路,实在没必要学明国那套做法,风险确实是太大了。”
“你们说的都没错,以本家的实力,绝对可以维持太阁在世时的太平盛世。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旦本家或者宗家的继任者是平庸之辈或者出现立储危机,这天下大名会坐视不理么,又或者说会错失良机么?到那时,联席会议非但不能稳定大局,反而会架空宗家,形成类似‘摄关政治’那样的局面。
你们也知道,摄关时期多是文臣内斗,对天下和百姓不会造成直接影响。可联席会议的内斗却不同,大家都是坐拥几十万乃至百万石知行的大大名,稍有不和便可能引发全国范围的争斗,到那时,天下必将生灵涂炭,太阁的基业也将毁于一旦。所以,为
第三九二章 忠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