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友人说要庆贺一番。”
“那些文人是何态度?”唐继祖问。
唐贺说:“大多是恭贺,张炎等人看着颇为不满。”
“也就是说,子昭若是改做文官,对头依旧不少。”唐继祖蹙眉。
“爹,其实子昭行伍也不错。”唐贺说:“如今天下安顿,从军也就是保一方平安,平日里操练麾下。再有,有于侍郎赏识,子昭从军定然顺遂。”
“是啊!”康信都忍不住开口:“伯爷,以前您忌惮石家,如今于侍郎就差收大公子为弟子了,石家再霸道,也得掂量一番得罪于侍郎的后果。”
唐继祖幽幽一叹,“此事再说。”
……
从文?
唐青一瞬间心动了。
他此刻是七品官,代理指挥之职,当下哪都别去,就在兵马司熬资历,等京师保卫战开始,便可寻机建功。
七品到六品是个大坎,有大功在手,进入六部为官不在话下吧!
哪怕是去地方为官也好啊!
六品文官执掌一方。
有后世无数好点子,我难道还捞不到政绩?
那不如一头撞死。
在地方待几年捞政绩养望,再回京师为官,此刻声势已成……
就这么厮混,直至进内阁。
对了,要避开夺门之变。
那一年最好在地方为官。
可老于怎么办?
唐青莫名想到了于谦。
就坐视这位于大爷被拉到菜市场砍头。
唐青叹息,“我有一大家子拖着,对不住了啊!于大爷!”
他口中的于大爷此刻正看着一份名册,不满的对禀告的官员说:“这些都是权贵子弟,可曾沙场建功立业?”
官员摇头,“未曾,不过上次京师之外剿匪倒是报了功劳。”
“你觉着那是功劳?”于谦屈指敲打桌子,“那是明晃晃的混资历。一群败类!”
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呗……官员不敢争执,“于侍郎,上面说此行要重视,都督府和兵部联手,该给的都给好的。”
“谁的主意?”
“王振。”
官员低着头,等着于侍郎的讥讽。
良久,就听于谦说:“这份名册上的子弟,都是混功劳的败类。”
得!
我就知晓会这样。
官员做好了和宫中司礼监打擂台的准备。
“少了一人。”
官员愕然:“谁?”
“上次剿匪是谁大放异彩,识破了贼人夜袭的计谋?”
“那个谁……江宁伯的嫡孙唐青,此子如今代掌西城兵马司。”
您不会说是少了此人吧?
于谦说:“告诉宫中,这些都是废物,没一个能入本官的眼。记住,但凡增减一个字……”
在于侍郎的强势下,官员瑟瑟发抖,“下官必定一字不增,一字不减。”
兵部的意见同时被送去都督府和宫中。
都督府大怒,那些可是咱们的子弟啊!于谦这厮竟然说他们皆是废物。
都督府当即令人去兵部传话,“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
兵部没吭声。
都督府大喜,以为于谦缩卵了。
过了半日,兵部传出于谦的话,
“说他们是骡子,那是羞辱骡
第92章 副作用来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