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嫣瞟了一眼此人,却是没有回应他的感慨,沉吟了半晌才忽得问道:“你说那相士云和岳真是辽国细作吗?”
“这?”路人甲怔了一下道,“这到是也未必!”
“哦?”
“因为据捕头大人之前所言。云和岳是看到燕小六的纸条,所以起了杀心。所以应该是燕小六写下纸条在先,云和岳进到茶寮在后,若云和岳就是辽人细作。那燕小六怎么可能在云和岳未来之时,就写下那张纸条呢?可同样奇怪的是。若是燕小六写纸条在云和岳出现之后,那云和岳还如何看得到纸条呢?”
诸葛嫣被路人甲绕口令般的分析搞得有些晕乎,花了一些时间理清思路之后,也是发现了他所说的这个矛盾之处,随即他也是用不太确定地口气道:“难道说这云和岳虽然也是辽人细作,而燕小六的所写的细作却是另有旁人,而且这细作曾经在早些时候出现过在这茶寮?”
路人甲闻言击了一下拳头兴奋道,“没错。我想说的就是这点,燕小六乃是线人身份,做事最需保密低调,若是要传递书写线报,自然越隐秘越好,比如他一人独处的夜晚就是很好的时机。可从那张未写完的纸条来推断,这纸条应当是今日白天所写。恩——这样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燕小六早不写晚不写,偏偏要在这光天化日、人来人往的时候写下这条线报呢?依我而想,从燕小六冒险选择白天写线报可以推测出两点,首先就是辽人细作出现的时间,若是其出现的时间非是在今日,那燕小六自然有大把时间在昨晚就写完线报,由此我可以肯定此细作路过此茶寮的时间就在今日。至于我们可以推断的第二点,则是很快就会有燕小六的同伙来回收这条线报,否则燕小六大可以等到今晚再写也是不迟。”
诸葛嫣想不到路人甲经由这么一张未尽的纸条,竟然能推测出这许多东西,感慨对方人不可貌相之余,也是咋舌道:“想不到在我大夏朝境内,这辽人细作竟然如此猖獗,若是真让其获知了什么情报,岂非对于北伐战事大为不利?”
路人甲闻言,瞟了一眼诸葛嫣道:“捕头大人果然是忧国忧民,胸怀奇志,此份胸襟让某敬佩不已!”
诸葛嫣如此关心这北伐一事,一来的确是出于大夏朝子民,毕竟辽国和本朝对峙数百年,而辽国又非汉家苗裔,所以大夏朝之人也是无一不希望尽快北复中原,统一九州。
至于诸葛嫣关心战事的第二个理由,也是不问可知,主持此场战事的非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爹爹诸葛万代,爹爹自小就有伐辽之志,为了推动北伐,不知费了多少心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得罪了不少朝中重臣,当日将自己送往明州,多少也是有让自己远离纷争之意。
诸葛嫣一念及此,脑海里也是浮现出爹爹的影像,心力涌起几分思念情绪。
也许自己应该回趟京城看看爹爹了?
要是爹爹忽然在京城看到自
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你一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