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阵地设计的时候防外不防内,对外这一面是直角,对内这一面是个缓斜角正好在高处城墙重机枪的视野内。因为理论上城关阵地必要时也是可以放弃的,当然不能留着给敌人当战壕用。
想要拿下城关的话,需要压制住城墙的火力,原本这事也不难,以前鬼子有飞机大炮,怎么也压制住了。可现在这两样控制权在对方,鬼子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人数优势。当然训练也是高了对方几个档次,可这个和火力优势没什么关系啊。
思来想去,老鬼子谷寿夫终于想到一个主意,用战车啊――鬼子的超轻型坦克自己也不好意思列入坦克家族,所以一律称作战车,其中最著名的也是装备最多的就是豆战车了。
虽然豆战车的装甲超薄――有被马克辛机枪击穿的记录,火力贫弱――有一部分甚至没有装火炮只有机枪,但总算是一款步兵支援武器正面装甲理论上还是能挡子弹的,在第一次空袭中毁掉了随军的大部分战车后,剩下的战车被鬼子很好的隐藏起来。可总是藏着有什么用呢,武器要亮出来才有用的。
坑道战术在炮击的杀伤下继续,鬼子在火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拿人垫是唯一的选择。坑道接近城关战壕三十米的时候连成一线,代价就是川军的手榴弹也时不时的扔进坑道中爆炸。但这时候鬼子也开始对仍手榴弹,双方士兵眼睛都打红了拼出了血性,残肢断臂,手雷和炮弹在空中飞舞,生命在空气中消散。
一个个连队扛着手榴弹箱进入前沿阵地,分发手榴弹之后也不撤下去,直接拉了导火索和鬼子对仍。有脑筋转得快的川娃子想起可以利用一下这满地的箱子木板,于是一块块木板被拆开斜着插在战壕上档手雷――大家证实这还是有一点效果的。
在这天一早的例行轰炸结束后,鬼子们匆匆挖出了掩埋的部分战车开向北城关方向。这次出征,每个甲等师团配备了一个战车中队,每个战车中队装备了九辆豆战车(94式坦克)和一辆**式中型坦克。原本六
第一百一十章 争夺城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