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天文志》记载:“太宗天会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
意思是说:金太宗天会十一年,五月乙丑日,也就是公元1133年6月15日,月亮忽然偏离了其正常的运行轨道,向南方行去,片刻之后,才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这条记载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因为它不同于其他的野史传说,而是非常郑重、严肃的国家天文正史。
只是,因为这种记载,与人们的常识和经验完全抵触,所以一直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认为这是胡说。
一直到国内的研究ghk团队,在认识到上古文明的秘密之后,才忽然意识到,这条简单的记载,具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是人类明确的观察到,月球是可以自我调整轨道、改变运行轨迹的重要证据!
这也让人们,对于月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再结合诸多上古传说,也让人们明白过来,上古时期那场惊天动地的文明大战中,月亮同火星一样,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而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便是对上古文明修复月球这一事件的口述传播。
代表海洋文明的共工文明,与代表光明力量的祝融文明,上古大战,共工舰队怒撞火星,带来巨大的引力动荡,再加上地球之上发生的战争,整个地球也陷入了巨大灾害,月球之上。更是被轰出了巨大的缺口。
这时,人类的祖先文明,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这才让“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让地球恢复了平静。
这段时间,也正是全世界广泛流传的。史前大洪水爆发的时期,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记忆。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在中国,甚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寻找女娲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证据,却迟迟没有收获,直到我们认识到上古文明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之后,我们终于将目光转向了天空。转向了月球!”
关东海再次仰起头,看着依旧悬在半空的那轮圆月。目光闪动,神情间,似乎在仰望一段久远的传奇。
“肖阳,每次看到月球,我们都可以看到月球表面,那片黑色的区域,你有想到过,那究竟是什么吗?
卷 九第504章 补天的真相-->>(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