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无法使用。
最终,肖阳采取的是量子点操控技术,也就是利用半导体器件上的电子自旋进行量子信息处理的量子点体系,来作为第一代量子芯片的工程实现方法。
接下来。通过自己体内量子芯实物的参考和借鉴,以及掌握的大量的知识,肖阳很快便解决了延长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和量子比特之间的最佳耦合方式等诸多难题,让量子芯片的研制,快速的突破到了工程开发阶段。
表视图、码流手升级之下,他不仅仅可以用这些技能来完成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现在。同样可以用此来实现对芯片的开发工作。只是系统球还没有升级,无法完成对芯片、硬件系统的评估,不过,这样的状况,对肖阳的设计工作来说,已经足够了。
表视图。可以将他对量子芯片的功能设定等,按照确定下来的技术思路、理念。快速的分解成一个个的子模块,并最终确定到最基本的硬件电路设计。每个电路都标定了详细、准确的数据说明,完全可以应工程化生产。
设计工作全部完成后,他便使用码流手技能,开始在芯片设计系统中进行电子图纸的开发,十指之上电环码流的快速颤动,整个电脑屏幕都是一阵剧烈的翻滚、闪动,一条条电路,一个个参数设定,都在闪电般的速度,刷刷刷的展现出来。
这样惊人的速度,就算是一个十分精通设计的工程师,通过鼠标和键盘全力操控,都不可能达到,更何况,肖阳的这些设计,不会有任何的问题,精准无比。
仅仅一天时间,肖阳便将整个设计全部完成,这样的开发量,几乎是接近100万行代码量的开发规模,他却没有感到丝毫的疲惫,所有的处理、运算,几乎全部是量子芯完成,他的大脑只需要下决定即可。
许多这个设计系统不支持的设计和参数设定,肖阳都单独用档标示、说明,非常翔实清晰。
至此,这第一款的量子芯片的设计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肖阳将其快速的验证了一遍,确认已经非常完善和稳健之后,肖阳便将其交予了罗宗门,由他出面,代表铁
第332章 研发完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