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神什么的,他在乎的是将民间舆论压下去,免得影响了自己的工期。
如此说定之后,钱科长就喜沾沾的去了白云观。
话说那白云观距离凤鸣镇倒不算很远,也是青冥县内的道观,之前提过,距离凤鸣镇不过数十里路,在钱科长不辞辛苦亲自上门的情分上,白云观答应了这一请求。
当然,白云观虽说也是道观,但他们供奉的神明却不是响水河神,而是白云山神。
白云山也是一条较小的山脉,与凤鸣山一起同为巴蛇山支脉,只不过白云山倒是要比凤鸣山出名多了,毕竟白云山风景秀丽,山脉奇峻,道观也是经营得当,建观三百多年未曾衰退。
若是古时,钱科长这种要求是万万不可被白云观答应的,代替其它道观去祭拜非自己供奉的神明,从小处说是越了界,从大处说,算得上是一种亵渎了。
当然,在这个末法年代,白云观的道士们即便是道经背得再娴熟,也不会对神明有太多的敬畏,不说别的,就连白云山神都有接近两百多年没有显过灵了。如果不是历代观主们脑子精明,不是杜撰出一些山神显灵的故事来,白云观早就衰败了。
出于这样的习惯,白云观观主一口答应了钱科长的请求,当然,那位财大气粗的钱老板供奉的功德钱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任凭是谁,见到一张面额二十万的支票时,都不会太过于清高,再说了,白云观也不是什么富有之地,只是之前比青龙观强上不少,算是青冥县内第一宗教场所,否则那钱科长也不会时不时去打打牙祭。
很快,白云观的道士就浩浩荡荡在钱老板调来的一辆大巴车运送下来到了凤鸣镇。
看着那三十多名道士,手持各种精美法器,八个请来的壮劳力抬着高约十多米的纸糊河神像过街而行,几个小道童还不时散下一片片的花雨,道经诵吟之声响彻天地,后面还有几十个人抬着各种乳猪羊羔做好的祭品跟在后面。
光是
一百二十二章、青龙观算个毛,请白云观!-->>(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