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刘邦的话,也让他有些无奈。因为刘山河自然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更知道宋义的如意算盘。其实他想不想成全宋义,那还是另外一回事情,而他能不能劝说项羽,该不该劝说项羽,才是刘山河所考虑的重点内容。根据他刘山河对于他的那位盟弟的了解,想要让他把主帅之位拱手让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刘山河可不想去趟这个浑水。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那位宋义先生,还真是有些幼稚可笑。可是,那宋义所开出来的条件,还是让刘山河动了一下心思。毕竟,想西进咸阳,早日称王,也确确实实是他刘山河的梦想。而且,根据曾经的历史,他刘山河自然知道,北上与章邯相抗击,跟西进咸阳乘虚而入,那可不是同日而语的。
而且,刘山河也知道,现在的宋义,还真是唯一的能够在怀王面前说上话的人。也就是说,现在的怀王,对于这位宋义,还真是十分地信任。尽管,刘山河也知道,怀王仍然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不过,随着项梁的战死,也随着怀王年龄的长大,现在的怀王,毕竟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的。最起码来说,能够征得怀王的认可与推崇,毕竟还是一件获得了“名正而言顺”的地位,在政治上会占据着极为有利的地位。所以,尽管怀王没有什么实权,仅仅是众人所供奉着的一个牌位而已,可是,这种象征意义上的“软实力”,也是每个人都想意图去争取的。
也正是考虑到这个原因,刘山河这才在那个宋义暗访之夜,向宋义提出了一个方案,一个他刘山河自认为十分合适的方案:强将对弱兵。让怀王宣布项羽去西进咸阳,而让宋义和刘邦北上去抗击章邯。这样的话,肯定会取得他们意想中的效果的。
“什么?让项羽去西进咸阳?沛公,你莫不是疯了不成?怎么把别人抢都抢不来的好事,拱手让给了别人呢?让项羽去西进咸阳?沛公,你莫不是疯了不成?怎么把别人抢都抢不来的好事,拱手让给了别人呢?”那宋义毕竟没有刘山河的才略,竟然不理解刘山河刚才对他所说的那一计策的核心意义之所在。
刘山河微微一笑,道:“就凭着我对于项羽兄弟的了解,我就敢肯定,如果怀王如此一宣布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坚辞不干。因为他认为那样的话,会贬低他项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是把他给小瞧了。那样的话,比杀了他还难受呢!他这个人,就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而只要项羽兄弟坚辞不受的话,那么,这事情就好办了。咱们再装装样子,然后来一个顺水推舟,得了,那西进之事,便也就自然而然的到手了。”
“当然了,既然他项羽不肯西进,而是执意要求北上,那么,主将之位已经定下,自然也就不能再让给他了!他也就只能居于次将,位于你的手下了。这样的话,你的目的,不也就达到了吗?”刘山河记得十分清楚,他在跟宋义说这一番话的时候,自己可是自信满满的。
而经过了自己的一番点拨,那宋义这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怎么一回事情了,不由得击掌大笑道:“沛公果然大才,沛公果然厉害,宋义真是服了你了,宋义真是服了你了!”
就这样,刘山河就在那一个风雨之夜,跟前来暗访自己的宋义私自定下了一个方案,一个两个都能够接受的方案。而按照这一个方案,他们两个人自然也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都能够取得各自想要得到的东西。只是,推算归于推算,而实际上事情的发展,自然是十分复杂多变的,所以,今天的大殿一行,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是惴惴不安的。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虽然表面看起来,都是平淡之极,可是,每一个人的心里,却都是相当的复杂,甚至有些胆战心惊。特别是那几个当事人,自然更是这样。
刘山河低着头,默默地走着,心里也在不停地盘算着自己的事情。他一遍又一遍地推算着今天大殿之上,将要发生的事情。看来,宋义那方面,他跟怀王的约定是不会错的,怀王一定会宣诏,让那项羽去西咸阳。这一点,他倒是没有担心。他所担心的是,他的那个盟弟项羽,究竟会不会按着自己所意料的去做呢?根据自己对这个盟弟的理解,刘山河心里有着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可是,问题是,项羽的身边,还有一个谋士,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项羽的亚父范增。这个人,确确实实不简单,自从,自从几年前,自己跟张良一同在项梁的帐下,同那范增见了一回面,自己便对那一个人有了一个很深的印象。他有一种直觉,很有可能,日后,在自己的走上皇帝之位的道路之上,那个范增范老先生,就是自己十分厉害的一个绊脚石。
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