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章:联兵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迟早地把这件事情给定下来。因为这一件事情,确确实实是关系到我们的反秦大计,大家不可不重视啊!”

    而此时,当大家听了项梁刚才的那一番话之后,自然是各怀心思,用项梁的话说,就是都心怀鬼胎。自然,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即使是再愚钝的人也明白,大家起兵反秦,虽然说是为了推翻那暴秦的统治,可是,哪一个人又没有自己的私心呢?无利不起早啊!大家都是想借着这一次的反秦的机会,能够在那风起云涌之中或者是独举一方,称王称霸,或者是为将为侯,总之都是想为自己博取一些利益。要知道,这些东西,要是在大治的年代里,那可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啊!无论是一介小官,还是一员小将,要想获取此种地位,都是需要种种机会,需要有人提携,更需要花费太多的金钱收买才能够的。不然的话,那简直就是休想,你也只能做着那种天底相对来说最容易做到,却也是最苦最累的职业――在土地里刨食吃。

    刘山河此时眼睛不停地左顾右盼,仔细地察看着那些在座的诸位将领们的神态。他其实心里早就拿定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极力拥戴项梁为楚王,然后统领所有的义军,先把那章邯打败再说。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人家项梁的义军的实力摆在那里,换了任何其他的一个人,都不能够指使得动项梁。毕竟,这玩意儿是靠实力来说话的。另外,刘山河只所以铁定地要推举项梁,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项梁毕竟帮助过自己度过一次难关。说实施,如果不是前些日子,人家项梁借给自己五千兵马的话,自己的老巢丰乡,还不会回到自己的手里。从这一点上,他刘邦自然要力挺项梁了。既然无论是于公于私,他都要力挺项梁,那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刘山河自然也知道,像这种事情,所有的人心里其实都很有数,也就是说,都知道这是人家项梁故意设下的这样一个局,而所谓的“请大家来商量一下,到底推举谁来做这一头领为好”,也只不过是一个说辞而已,各自的实力摆在那里,无论是谁,心里都很明白的。除了人家项梁,无人再敢担任那首领一职。

    刘山河在等待着时机。这种事情,一定要讲究一个恰到好处。不然的话,都将会影响自己的声望。一方面,如果自己行动得太早了,项梁的话音刚落,便马上站出来表态,则会显得自己过于轻浮,大有趋炎附势的意味;而反之,如果等到别人都表态表完了,自己再出来表态,那自己的表态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自然也就不能体现出自己的谢恩之意来。

    刘山河拿眼睛不住地在别人的脸上瞄来瞄去的,却见众人都低头,绷着个脸,都做沉思状,丝毫没有想表态的样子。刘山河心里自然也是很明白,众人的心思,也无非是处于一种难以言说的境况之下。虽然明知道人家项梁的实力确确实实就是摆在那里,除了他,别人休想去称王。可是,若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去推举项梁为王,自己却又是心有不甘。是啊,他们每一个人起事反秦,自然都有着自己的私心,而一旦推举了那项梁为王的话,也就等于自己默认让那项梁去节制自己的义军,自己也便没有了自主权――虽然说那仅仅是相对的,自己如果不愿意接受他项梁的任务,他项梁还能怎么样?不过那样一样,自己便也就会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地位之中了,于处发展究竟极为不利。所以,众人都一时难以下决断,因此这才都默不作声。一时间,场面上的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事实之上,这种仅仅依靠自身的实力来强行自立的行为,很是惹人发火,因为这没有从根本上让人心服口服,而是一种强行压制性的。

    此时,刘山河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目视张良――他跟张良一直紧紧地坐在一处。而张良自然也看出了刘山河的意思,却只是半闭着眼睛,轻轻地摇了摇头,意思很明确,那就是现在说话,时机还不成熟。刘山河只好欲言又止,重要对众人察颜观色起来。

    而众人的这一表现,自然全部被项梁看在眼里。项梁原本以为,只要自己这样间接的一提此事,便肯定会响应者众多,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再假意地推辞一番,然后半推半就地,就把那楚王的名号搞到手了。可是,他并没有想到,当自己把话说完之后,场面之上,竟然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这可真是让他有些大出意料之外了。

    自然,出现了这种情况,最感觉尴尬的,莫属那项梁叔侄了。他们自己把自己推到了风头浪尖之上,可是风大浪急,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下来的落脚之地了,心下自然是十分焦急。而随着时间的一点一点的流逝,项梁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几乎已经变成铁青色的了。

    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