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去。几十万少帅军在长安张网以待,说不定就等着咱们一头撞进去。依我看,咱们应该即刻大军东转。直扑洛阳。洛阳乃是隋朝的东都,繁华不亚于长安。而且少帅军拿下洛阳后,实际上已经把洛阳作为了他们的都城。许多官员地家眷和大批的钱粮都囤积在那里。而洛阳城比起长安来,防备就要松懈的多了。”
“洛阳?”突利念道,转头又看了李世民一眼:“义兄认为呢?”
李世民心里暗暗叫苦。=金==榜=他早就知道这次联军出击长安只怕不会太轻松。大获全胜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最大的可能就是两败俱伤。但是联军一方,短期之内几乎无兵可援。可是少帅军再从别处拼凑出几万兵力却并不困难。所以最后的结局多半是双方都死伤惨重之后,联军带着救出来的李阀军北返,而少帅军则也无力追击。原因很明显,突厥军士兵虽然强悍,但是却不适合大规模作战。他们的纪律本来就不强,到了中土地花花世界那更是不用说了。而少帅军给他的印象虽然战斗力也不太强,大多数士兵都是才几个月的新兵。但是少帅军首先具有强大的远程武器,可以从一定上弥补士兵的不足,而且少帅军的将领地确经验老到,他们似乎非常明白自己的不足。所以从来不和李阀军正面冲杀。都是搞偷袭、或者使诈。唯一的一次正面遭遇战就是在永丰仓,但是少帅军一方的骑兵自然是远胜过兵力相仿的李阀军的步兵。此外即使少帅军以优势兵力包围了长安故城。但仍然坚持不出战,只是用投石车和弩箭逼退李阀军,可见少帅军绝对不是好打的。
不过,李世民对于两败俱伤这样的结果还是满意的。少帅军遭到重创之后,窦建德、宋缺、杜伏威等人趁机发难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地,那么少帅军短期之内肯定是无力再西进了。而李阀退回太原,虽然也是实力大损,但是东突厥、薛举、刘武周必定同样也会大伤元气。这样地话,李阀在西北就还能够站住脚跟,保住太原附近的几个郡还是可能地。休养生息之后,未尝就没有机会能再入主中原。退一万步,能够割据一方,也比起兵之前要仰人鼻息好得多。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救回长安故城中的李渊,如今在太原附近的李阀军不到一万人,迟早不是被少帅军消灭就是被薛举、刘武周或者东突厥吞并。所以两败俱伤对李阀来说其实是如今最好的结局了。
一路南下,李世民不断地得到长安故城少帅军的情报。他一面为由于吴浩的遇刺而幸存下来的李阀军感到庆幸,一面又对于少帅军拥有大量的重型的新式投石车和巨型床弩感到担心,而少帅军已经和平接受了长安,这一仗联军会获胜的可能性就更加渺茫了。但是对于他来说,却不能不继续鼓动突利加快行军速度,早日到达长安城下。因为如果联军败了,李阀
第二十章何去何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