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李阀军队先伏击长安隋军,后被少帅军追击,前后共伤亡了二万三千余人。
而少帅军只伤亡了一千二百余人,同时俘虏了李阀军将近一万人,可谓是大捷。美中不足的是刘弘基部没有逃往渭水北岸,而是留在了长安故城。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即使大战之后。刘弘基部仍有四万七千人。从数量上仍然比少帅军的两万七千人高出一大截。虽然他们军心已丧,整日龟缩在长安故城中不敢出来。但是实力依然不可小觑。{金}{榜}
长安隋军损失了一万六千余人。杨侑和城内的官员们彻底的绝望了,谁都明白长安是肯定守不住了。可是他们也无处可逃。离开了长安城,败地只能更快。所以他们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了。不过,有些官员们苦中作乐说道:“无论如何,我们现在的处境比之昨天还是要强一些。因为昨天只有两个选择。投降李阀或者死守到底。而今天又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投降少帅军。
三天后的午时,王君廓、柴绍部四万人一路猛赶,终于来到了长安城下和李靖部会合了。
接到了李建成报信的李渊留下了李孝恭率领二万人,牵制河东的屈突通。同时又飞马传书太原。紧急调派援军赶赴长安。自己率领剩余的五万余人在大战之后的第四天赶到了长安故城和刘弘基会合。
又过了七天,杨公卿率领十五万大军滚滚东来。时间少帅军在长安城下汇聚了二十三万人。
虽然两天后,太原各郡紧急征集的七万援军到了,但是李阀军队地将领们却是个个愁云惨淡。因为这七万援军除了一万士兵是原太原守军,其它都是乌合之众之外,其中还有将近一万五千人是六十岁以上的老翁和十六岁以下的孩童。这也就是说,再也不可能有援兵了。事实上留守太原以及其他各郡的所有军队加在一起也只有八千余人,也没有多少壮丁可以征集了。青年男子不是逃往外地就是隐匿了起来,再不就是已经上了前线。太原城内只有守军两千余人。如果此时的刘武周或者东突厥有意进攻太原,那根本是无力抵抗的。管这样,李阀在长安故城里七拼八凑地军队加在一起也只有不到十七万人。远低于少帅军二十三万人的数目。而且少帅军如果愿意,再调几万援军也是毫不费力的事情。此外李阀军是万万输不起的,甚至不能出现太大的伤亡。否则,即便赢了少帅军,也会被虎视眈眈的刘武周和薛举吃掉。李阀军队唯一的优势就是占据了长安故城,而不是像少帅军一下是在野外立的营帐,还可以有城可守。
李阀军中最郁闷的莫过于李渊和王世充了。
李渊当初对于是否起兵,本就犹豫不决,主要就是裴寂、刘文静、李世民竭力劝说他,才使他坚定了信心。这个时候,他越想越气。于是把三人招去痛骂了一通:“你们当初说得好听。什么晋阳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以兹举事,何患无成!
第八十章灰头土脸-->>(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