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投,毛燥又有点不甘心了,这两个月他也算恢复了一点元气。下又七拼八凑的有了七千多人。但是如果去投吴浩。对方显然不会太看重他这支比乞丐好不了多少的部队。既然这样,到别人手下去听人差遣。自然不如自己单干的好。宁为鸡口,莫为牛尾地道理毛燥还是懂得。所以毛燥犹豫不决。
只是没想到地是忽然听到了少帅军进攻襄阳的消息,他正在那里矛盾呢?是投靠还是不投靠呢?他也知道象四大寇这样搞得到处喊打,民声沸腾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而如果要投靠,自然要找一个能成大事地人。离他就较近的只有两支义军。是杜伏威的江淮军,一就是吴浩的少帅军了。杜伏威的江淮军比之四大寇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从古至今,就从来没有军机败坏的军队最后能得了天下的。作为一个读书人,毛燥这点常识还是有的。只是他知道争霸天下,自己不是那块料,那就不妨多搞一点钱财傍身吧。现在钱赚的差不多了,自然是要为自己找一条后路了。少帅军大开粮仓赈济灾民,先后打败了李密和刘长恭,倒是很有一番要得天下的气势。重要的是去投奔他的各路义军,他一个不剩的全部接纳了。毛燥还是很有些动心的。
待到听说吴浩率军为了飞马牧场,毛燥立刻觉得这简直就是天赐良箭双雕。即可以报了飞马牧场之仇。接连几次的拼杀,毛燥的好几名得力手下都饮恨沙场了,其中包括他的亲弟弟毛炫。又可以趁机了解一下吴浩的态度,以决定是否要投靠吴浩。于是他派出了他的族弟毛烷前去见吴浩。
当然这一切吴浩是不知道的。事后他知道了,常常想:如果那个时候毛燥来投,兵微将寡的自己还真进退为难呢?留下吧,这支军纪败坏的军队恐怕会影响南阳的整支少帅军。要改造这支队伍,比重新组建新部队的难度要大得多多的。可是那个时候自己多半还是会答应的。这可真是运气呀!
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