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里感激刘尚,所以当听到刘尚又有了新的政令后,都积极响应,热情的投入到建设之中。
民以食为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按照刘尚与众谋臣的分析,要让江东达到在经济、科技、人口、军事、航运、工业、农业、贸易的鼎盛时期,最起码要十年,而且这十年中,不能对内或对外发动战争。
对于这项艰难的任务,不是所有人都存在信心,连包括刘尚本人把要求都降到了最低,毕竟,对于外地诸侯的虎视眈眈,给他的时间着实不多。
但是意外总会发生,刘尚和郭嘉等人都小看了百姓的力量,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投入到江东的建设改革之中,无条件的配合着官府的要求,任劳任怨,这效率简直提高了数倍!
当得知了这一切后,刘尚惊呆了,郭嘉惊傻了,就连最高指挥这一系列改革的戏志才都良久没回过神来。
“百姓!百姓!主公,我们都小看了百姓的力量。”对于这一系列的改革建设,任务之艰难,资金之庞大,只有戏志才最为的了解,所以也只有能才能最
深的体会到百姓投入其中带来的影响力。
“按照主公给于的十年制期限,如果照现在的发展,能一直维持下去,属下敢当包只要三年,三年之后江东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只是一个奢望,现在却带来了浓浓的希望,刘尚趁着这个难得的时机当即拍案,把官府内剩余的资金都拿出来,一点不剩的投入进江东的改革建设之中。
有了刘尚做表率,其余慑于刘尚威信的世家大族,哪个还敢私藏,说不得自己不做点贡献,不说刘尚会拿自己怎么样,江东的百姓就不会放过他们。
大势所趋,江东的改革之路势不可挡,就连一些有小心思的诸侯向从中阻挠,也只不过是大江中翻起一层浪,除了打出些水花之外,没有半分效果。
就在刘尚忙里忙外的时候,听手下说郑浑到来,刘尚连忙让人把郑浑请进来。
“大师,怎么这么有闲心来我这,莫非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
对于郑浑这等集工匠、经学、治理于一身的大师,刘尚还是
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革上的突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