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零一章 论乌巢之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晔的观点,微笑道:“如果两军交战,实力相当,以官渡为媒介,其中以官渡以北一方的势力在这里屯粮,而且是三军的所有粮草,你觉得这么做对不对?”

    刘尚自己能未卜先知,但并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所以这道问题倒是难住了刘晔。

    不是说刘尚的问题出的有多难,而是这道问题太古怪,战场之上,风云莫测,战机万变,局势瞬息而动,更何况这问题更是有些莫名其妙。

    刘晔眯起了眼睛,虽然他不知道刘尚为什么这么问,但闹脑中还是飞快的思索着其中的利与弊。

    “我觉得不妥。”满宠上前一步,对着刘尚笑道:“乌巢此地,虽然为险,易不能察觉。但却能沟通桥梁,四通八达,要是另一股势力知道了对方的屯粮之所,他就可以趁着夜色的掩饰,对敌方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烧其对方粮草,斩敌人之后路,所以在乌巢屯粮此举,乃万万不妥。”

    刘尚没有说话,反而是刘晔听了之后,只是微微一笑,眼神中一道睿智闪过,说道:“伯宁说得有理,但这只是最主观,最理想的战略,其中包含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一,在乌巢屯粮,可以说愚蠢之极,也可以说是大智大勇,有能者可以借助此地,以全军的粮草吸引敌人,再此埋下伏兵,多备火攻之物,结合地利的需求,足可以让敌人进则如瓮中之鳖,无能者,此举只能是害了自己,乌巢地处两只水流的夹道,有水利之便,更以山石为依,可以说是重要的军略要地,如果在这里屯粮,对方焉不会派人早作查探。”

    刘尚心中微微一动,脸上闪过一抹诧异,刘晔只是从乌巢的地利环境来看,就可以分析出两军的交战心态,以及在战术上的指挥部署,这一点,要具有强大的洞察能力与所处的大局观是分不开的。

    刘晔又道:“其二,战场之上,离不开武将,正所谓将乃兵之胆,身为一军之主,必须审时度势,灵机应变,因地制宜,如果在这里积蓄屯粮,只要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坐镇,就可以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没错。”刘尚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其三。”刘晔目光严肃,极为郑重道:“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真要在这里囤积粮草,就要做好被对方火烧粮草的准备。因为对方大军一出,必然是雷霆之势,迅雷之快即在旋踵之间,而在对方出动的那一刻,后方的大本营便会空虚,这

第两百零一章 论乌巢之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