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就要跑。便是我们,也是先在十万以内的低端车型上造出了口碑,才在常熟与国外企业合资建厂,生产高档汽车!我觉得红星厂有些好高骛远了!”
说到这,他笑了笑,说:“有信心是好事!但我觉得技术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刚开始就推出售价30万的中高档汽车,我觉得风险很大!消费者不一定会买账的!”
他说的倒也是有道理,毕竟无论他们还是比亚迪,都是从低端车起步的,国产车上来第一款车型就从高档车起步,红星厂还是第一家。
当有朋友把这则消息告诉袁朗时,袁朗唯一能做的就是付之一笑,事实上他是完全不担心销量问题。
除了何老订购的那辆特别订制的汽车已经在发往帝都的路上,省政府也订购了一辆,除此之外省内的各个部门也都有订购,有财大气粗的一口气就是十几二十辆,没钱的单位起码也是一辆起步。
毕竟这车受领导关注,而且卖相也不赖,在给领导面子的同时也能方便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别看只是几辆、十几辆的,但耐不住部门多啊,短短时间,就有三百多辆汽车的订单了。
新的生产线还在缓慢调试中,现在的红星厂每天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也不过能生产三辆汽车,而且还要进行调试和安全测试,仅这批订单,满打满算也要忙到十月底了。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需要加塞的,这些都是别人给面子,抹不开人情的。
比如林芷曼开口就要十辆,好说歹说最终才答应先交付一辆,三个月后再交付另外九辆。
何金平开口也是十辆,还有梁晓磊等人,为了支持袁朗,也是没人开口都是一辆,这些都是朋友支持,袁朗可不好拒绝,不过他已经准备这些订单都是半卖半送了。
最后还有一个大头就是猎豹安保,猎豹安保的贵重物品押送业务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一些知名媒体也都对这个新鲜的公司进行了报道,现在他们是急需一批像执法者I型如此威武霸气的汽车。
第一批起码也是十辆。
想到这,袁朗就是一阵头疼。
把公司的事安排
第六百五十二章 雪中送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