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意外波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征战天下无弹窗 第三十三集第五章意外波折   第五章意外波折

    “男儿生世间及北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高昂的歌声中圣龙大军浩浩荡荡地挺进。

    远征高丽的进展和北伐呼兰一样顺利。

    三路大军就仿佛三支铁钳将正势如破竹北上、妄图一举吞并整个高丽的安宇人给牢牢地包围住了。

    “本帅剑下不接受任何安宇降者!”

    就在这个时候秋里布了一道杀气腾腾的命令。

    这道命令源于平壤城内的惨状。

    似乎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高丽人的反抗意志凶残的安宇人将高丽的这座名城变作了人间的地狱。

    没有了人烟。

    鲜血染红了河流尸体遍布整座城市。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废墟瓦砾。

    数以万计的平民被成批的活埋更有无数人被各种令人指的手段杀害悬挂在路旁城楼以作警示。

    妇孺老弱更是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脆弱的生命似乎激了强盗的兽性他们争相以杀人为乐甚至下注赌博。

    于是婴儿也成了刀枪下的武勋。

    女人则成为战争的奖赏被挟持进了军营被成千上万的男人蹂躏直至生命的终结。

    惨不忍睹的尸体中有七八岁的稚童也有七老八十的老妇。

    当这座城池被圣龙人夺回的时候所有的远征军将士都震惊了。

    尽管任何一个国家都势必难免的会生战争尽管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通过战争来壮大和展自己但是像这样灭绝人性的屠杀实在是闻所未闻的。

    正是因为如此秋里决定更改风雨原先只是“先逼退安宇人保全高丽北部”的战略计划。他不仅要将这包围圈内的安宇人悉数全歼而且还要以此作为诱饵将来援的安宇人一个个的消灭。

    “只怕宰相大人会不高兴的!”

    作为幕僚费全不得不做出提醒。

    因为在风雨的计划中只是想通过高丽战场的开辟来缓解帝国东部沿海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打乱麦坚人的计划。

    因此帝国这次远征高丽的兵力并不充足。

    虽然号称十万秋风军但是真正的主力全部投入到了北伐呼兰之中这里的十万大军能征善战的精锐却不过一万余人剩下的是女真、室韦、鲜卑等部落的盟军其中还有为数众多的老人孩童所组成的火头军。

    充数。

    纯粹是充数而已。

    何况如果没有安宇人在战场上的可怕压力帝国也无法从高丽王国那里获取更多的利益和让步。

    最重要的是帝国似乎非常希望借安宇人的手在高丽王国进行一场温文尔雅的政权更迭让那位李家小儿继承他祖先的王位。

    于是这些军事和政治方面的现实似乎决定了秋风军虽然需要获取胜利却并不能够真地把安宇人彻底地消灭以免到时候被求援的高丽王国过河拆桥。

    “一切后果自有秋某负责!”

    秋里冷冷地拒绝了幕僚理智的提醒。

    在他看来一切都不成问题。

    虽然秋风军的主力不在但是有高丽军队的协助有辽东各部落的盟军已经足够确保这次帝国增援高丽的成功了。

    于是完成了漂亮的行军之后秋里并没有急着解决包围圈内的敌人而是将安宇被困的三万先头部队压缩在了开城弹丸之地后严阵以待地迎来了安宇的增援主力。

    战斗的开始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悬疑。

    安宇人如期进入了圣龙人预设的战场。

    和衣甲鲜明的圣龙大军相比安宇士兵的穿着实在简陋得近乎于寒酸。

    除了少数人骑着战马披着战甲之外大多数士兵都只是背着斗笠、穿着单衣、赤着双足行进的队伍也很松散。

    “这不是士兵根本就是农夫渔民!”

    看着远处行来的军队秋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将军这些安宇人正是因为国内困弊方才会四处掠杀!不过千万别小瞧他们衣衫褴褛战斗起来他们他们简直就是野兽全然悍不畏死!而且这些只是安宇人的足轻部队他们的主力则是武士更为凶悍更为疯狂!”

    身旁的高丽将领说这话的时候不禁流露出了恐惧似乎触及了河安宇人交战的回忆。

    “哈哈这些安宇人难道还强过呼兰人不成?今天便是他们葬生之时!”

    秋里不以为然的一笑挥手下令。

    “杀!”

    随着秋里的一声令下四面八方凭空涌出了数不清军队。

    骑兵驰骋纵横步卒随即跟上。

    他们斜里插入了安宇大军的阵列顿时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血浪。

    安宇的足轻在措手不及之下顿时大乱。

    不过他们倒是的确勇猛即便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依旧各自为阵前赴后继死战不退。

    只可惜这样的顽抗在大军席卷一切的强大攻击之下无异于螳臂当车瞬间便被淹没在了人海之中。

    相对而言后阵的安宇武士给大

第五章 意外波折-->>(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