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要享受皇帝的荣华和富贵要拥有皇帝的威严和权势。
他的梦想几乎实现。
他在圣京城带了好多天在圣京的皇宫中带了很多天。
他品尝了皇帝的食品也品尝了皇帝的女人。
可惜他忘记了战争并没有结束。
当他终于省悟如果不消灭所有的敌人自己的享受便无法继续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皇帝召集了四周所有的军队。
有四大家族有各路诸侯甚至还有风雨这个他从一开始便满怀兴趣还有着一种莫名欣赏的名将。
那时一场极其激烈的战斗。
他几乎和圣龙帝国这个时代所有杰出的将领作战。
而他的部下他赖以为臂助的将领中――
尚兴尚兴这个白痴居然为了一个女人丢下了军队也丢下了事业跑到敌营那边作了俘虏。
朱全朱全这个叛徒竟然献上了韩陵骗取了圣京引来了东部最强大的诸侯燕南天给予了他最致命的一击。
不过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气馁。
他和梅文俊、风雨这两位帝国最优秀的将领正面交锋不相上下如果不是公孙飞扬和上官明镜从背后突袭引起了部下的溃散他并不认为自己不可能获取最后的胜利。
然而失败终究是失败。
那一仗他输得很惨。
四面楚歌、八方受敌。
他在中原输掉了几乎一切只带走了一样东西――
**!
作皇帝的**成为九五至尊的**。
正是在这样的**鼓动下昔日那个和兄弟们同甘共苦的庞勋那个自求能够击败敌人保存自己和兄弟的庞勋已经彻底不复存在他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杀会圣京重新跨入那座巍峨的宫殿。
所以当得知张仲坚的军队攻破韩陵之后只是扫荡一番便北上的消息时早已经集结了兵马准备乘火打劫的庞勋明知道这绝对是呼兰大国师不怀好意的诱惑却还是半点都拒绝不了。
就像飞蛾纵然前面是火却依旧前赴后继、至死无悔。
“杀!”
战斗在庞勋的胡思乱想中毫无预兆的爆。
举目四望到处都是旌旗挥动到处都是喊杀震天。
战马奔驰的尘土飞扬弥漫。
号角擂鼓的声响夺人心魄。
一名圣龙将领举着飘扬的大旗率先杀入大军之中。
旗展血洒头落。
借助着冲刺的惯性和力度全副盔甲的战将在弹丸的方圆纵横驰骋。手中擎着的大旗就仿佛在挥舞着的开山巨斧柔软的旗面犹如刀刃般锋利所到之处便好像切割着稻草的镰刀头颅、身躯和鲜血纷纷成为了镰刀丰盛的晚宴。
鲜血如同珍珠般抛上了天空又化作了雨点滴落。
庞勋现自己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却没有人是他的一合之敌间或有大胆的迎击也只在瞬间便已经和这个将领擦肩而过徒劳无功的平添了几缕亡魂。
“朱全!是朱全!”
不单单是庞勋几乎同一时刻这员猛将的名字在追随庞勋多年的老兵口中流传到了整个战场。
作为庞勋麾下曾经的四大名将也是令庞勋后来惨败的最大祸朱全的名字在庞勋部下的心中显然起到了一种微妙的作用。
同样产生微妙心理的是庞勋自己。
和部下的想法不同庞勋在朱全出现的那一刻心中咯噔了一下先上涌的是一种无以复加的惊疑继而迷惑和揣度。
因为庞勋了解朱全。
在他麾下的四员大将中真正勇猛冲锋陷阵三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是后来投降了风雨却又在兵变中被杀的盖憎天至于朱全他没有尚兴的足智多谋也没有孟锴的忠心耿耿他更多的是一种阴沉一种狠辣。
像他这样的人绝对不应该亲自冲锋陷阵――除非朱全认为已经胜券在握所以想要博得一个骁勇善战的美名或者是在山穷水尽的困境中要故弄玄虚意图力挽狂澜。
可是目前似乎都没有这样的可能。
毕竟庞勋绝不认为有那个水准之上的将领会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胜券在握至于孤注一掷的空城计似乎在目前圣龙人还有坚城可守的情况下还没有必要能够让朱全冒这样危及生命的风险。
阴谋一定有阴谋!
庞勋武断的认为旋即却又因为远处的一面大旗而动摇。
远处的大旗上书写着一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风”。
风雨的风。
风雨便策马站立在这面大旗下并且督率着部下缓缓的逼近竟仿佛是在旁观着部下的进攻和战斗。
怎么可能?这里和圣京相距不下百里风雨怎敢统率兵马远离城池前来奔袭?难道是情报不确风雨已经调集了足够的兵马所以才让呼兰人在关键的时刻没有继续攻打圣京而是引诱自己来打头阵?
这样的疑问在庞勋同时也在庞勋的部下心头涌起很快便因为四面八方传来的战斗而加深。
惊恐的情绪顿时如同瘟疫般蔓延至全军。
溃退如同两年前那一场激战中最后的一幕似乎便要在此地重演。
此刻庞勋开始懊悔起自己的轻敌。
庞大而且杂散的阵形虽然壮观但是却无益于军队的调整和调度。
四处冲杀而来的敌人根本摸不清数量也无法确认其主力的方向给人的感觉只是铺天盖地、无所不在。
而且这些骑兵竟然没有使用传统的大刀而是清一色挥舞木棒。
这些粗大的木棒在人马的近战中却居然挥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功效。
借助着冲刺的力量和度大开大阖之中所向披靡进一步扰乱了大军的阵形。
逃跑。
不知从何时开始庞勋失去了对于军队的控制而那些拿着刀枪的士兵则开始丢弃刀枪恢复了农民的本色。
接下来便是一场单方面屠杀的追击战。
连续的狂奔和驰骋总是在败兵精疲力竭的时候恶狠狠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无法休息无法进食甚至连停一下的时间也没有。
而对手却又总是依仗战马的度出现在自己的前面像赶牲口一般的来回驱赶不得不在这方圆之中循环。
溃败的士兵面对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的疲劳更多的还是笼罩在死亡威胁中的精神恐吓。
这样的追击终于让这些士兵顶不住了。
他们开始投降。
“降者不杀!”
漫山遍野胜利者的呼喝摧毁了大军继续顽抗的斗志。
成批成批的年轻的士兵丢下了武器顿在了地
第十章、兵败如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