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秦纪则显得十分沉着。
乘张仲坚败北之际半路掩杀乘势攻入幽云关――这是风雨的计谋在年轻宰相的全盘筹划中所谓的谈判和让张仲坚突围都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幽云关。
以犒军祝捷为名混入幽云关夺占城门接应主力攻城――这是秋里的方案在听闻风雨意外败北之后秋风军的统领迅即制定了应对的方案。
前者浩大天下山河数十万兵马的对战尽数在帝国宰相天才般的算计之中;后者霸气遇挫愈勇随机应变紧紧抓住机会大胆而且无畏。
身为军人秦纪为自己在这样的将帅麾下效力而自豪。
同时他也为自己能够参与到这样一场足以名垂千古的战役中来而兴奋。
但是内心怒涛般的波动完全没有显露在昔日轩辕军校学生军指挥使后来由于在对燕家军的作战中出色的骑战表现而被调入清一色骑兵的秋风军任都尉的秦纪脸上。
他只是犹如标枪一般的端坐于战马之上双目紧紧的注视着城门。
幽云关的城门。
曾经让无数人流血丧命也无法攻破的城门如今正在缓缓的启动。
城门的绞索出“嘎吱”的声响城门也在徐徐的上升。
每一分钟都犹如一年那般的漫长。
所有的人都屏气凝神。
所有的人都明白这场冒险然而绝对华丽的偷袭成败的关键便在于这一刻。
同样在关注着幽云关的是远在十里之外的秋里。
为了避免幽云关守将的怀疑扮作卢龙太守部下的风雨军主力在十里之外扎营正紧张的等待着幽云关上空升起的代表行动成功的响箭。
和以往作为风雨的一员部将征战南北不同也异于昔日凉夏决战时的千军万马的运筹帷幄这种毕全功于一役的赌博胜与败大相径庭的结局显然更让武将们为之心神悸动可能失败的恐惧和成功之后巨大的成就交相在内心挣扎起伏以至于此刻的秋里全然没有觉自己的谋士费全正不以为然并且忧心忡忡的望着自己。
“上策折返凉州整合宰相旧部据西北秦川退而称王进则争霸;中策驰援凉公万马千军中奋勇救主博取千秋忠义美名;下策占据幽云冒巨险而得虚名留下的是君臣猜忌、人言可畏的无穷隐患!”
费全此刻想到的却是之前自己在听闻风雨兵败后向秋里献上的策略。
可惜秋里固执的废弃了理智可行的上策和中策偏偏采纳了一个费全认为最不应该采取的下策。
“今日之战无论成败秋帅皆危矣!”
费全无限感叹并且痛惜。
君以国士之礼待我我自以国士报之!
自从凉夏大战时他的建议平生头一回被采纳、他的才能终于得到肯定之后他便决心以自己的一生来辅佐眼前这个没有因为他相貌的丑陋而心存偏见和鄙视的年轻人。
所以在费全看来秋里的人生起伏便等于是自己的人生浮沉。
他不得不为秋里的固执和坚持而感到无奈。
“好成功了!”
身旁秋风军主帅的一声断喝中止了谋士的思绪。
抬眼望去却见一朵灿烂的火花在清脆的声响中正冉冉升于上空绽放出了美丽同时却也揭开了战斗的序幕。
“杀!”
沉默中的爆是如此的惊天动地。
在秋风军统帅一马当先的带动下成千上万名战士跨上了战马挥舞起刀枪呼啸着冲向了视线之外的名关。
他们在平原上尽情的驰骋极力的催促着坐骑加。
他们清楚每一分钟的流逝都将是战友生命和鲜血的付出。
事实上秦纪带领的先锋此刻也确实在城门口陷入了白热化的战斗。
开门并不费劲。
颇有些讽刺的意味王守祥大人平日的官风名气此刻显然起到了十分正面的作用骄傲自大的呼兰守将根本就没有料到在他看来完全是纨绔子弟的卢龙太守竟然会有如此的胆量和魄力更没有料到在大国师前线告捷、圣龙人溃不成军的情况下竟然还有这样一支精锐的兵马冒着这样巨大的风险前来挑战这座名关。
因此当城门开启之后呼兰人更为关注的是即将成为他们财富的牛羊们的数量和质量几乎就把随同客串牧人的送礼者当作了空气。
这样的待遇倒是正中偷袭者的下怀以至于当最终战斗无法遮掩的爆时圣龙人完全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和战斗的主动权――
城门口的险要在瞬间便落入了偷袭者的手中而成群的牛羊却在无序的涌入城堡的街道有效的阻挠了警觉过来的呼兰人的驰援。
于是当秦纪
第四章、巧夺幽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