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幸亏阿育王派了笈多这样的白痴临时接替了巴巴拉的居萨罗城城主之位方才让已经被巴巴拉整顿经营多年的居萨罗城被翻越重山远道而来的风雨军轻易夺取从而获取了足够的补给和兵员对于后来的日河决战以及东线战局乃至整个印月半岛局势的演变都是一次非同小可的转折。
事实上苦心经营居萨罗城的巴巴拉虽然因为被阿育王调开而导致城池失守但是也并没有让风雨好过。其后不久便是因为巴巴拉的精心部署令眼看胜利在即大有就此征服整个印月的风雨军遭受了建军以来的第一次惨败居萨罗城失守风雨狼狈逃离迦叶王子阵亡数以万计的将士惨遭杀害。
之后巴巴拉更是被委任为讨逆总督主持全局同圣龙的一代名将风雨在月河两岸激战虽然战役最终还是以风雨获胜告终但是此时的风雨军已经无法象数月之前那样气势如虹的席卷整个印月半岛了和阿育王朝的战局也就此进入僵持阶段以至于让麦坚、大食等国乘机介入调和分享了风雨军的战争红利。
至于巴巴拉藏富于民和奖励奴隶的策略其实风雨军早在当初西线出击的时候就已经领略到了其中的威力。当初一直跟随在风雨身边的李逸如非常清晰的记得攻陷居萨罗城之后风雨军面对着空空如也的粮仓时的那种窘境和恼怒。
当初问题的解决是因为风雨在日河神奇般的重创波拉斯王公的大军取得了一次传说中的大捷获得的不但是丰富的粮草辎重更是对阿育王朝上下军民心理上的重大打击。那么现在呢?一旦巴巴拉的策略真的被阿育王朝采纳和执行的话渡河远征的大军将依靠什么来化解这场危机?
和自己军事上的指点者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风雨一样同样庆幸着这一次和自己对抗的是笈多而不是巴巴拉的李逸如在感佩命运的神奇和幽默之余却不得不苦苦愁自己是否也有风雨那样的好运或者是否也会和定凉侯那样在胜利的巅峰同样遭受这个印月名将的暗算而功亏一篑?
“末将褚频奉命前来!”
正当李逸如苦苦思索的时候却见帅帐被人猛地掀开同样为少年的风雨军校尉的褚频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我给你五千高原骑兵、一万高唐僧兵、三千赤狮军步兵组成一路偏师无论如何也要在两日之内奔袭居萨罗城给你的唯一任务就是拿下巴巴拉死活都可以但绝对不能够让他逃跑!”
李逸如的声音非常低沉但是却坚决。
“拿下巴巴拉?”
褚频意外的望了一眼李逸如他万万没有想到李逸如这次匆忙派人将自己召来部署的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任务。
在远征军大败笈多之后展现在远征军面前的远景可以说是非常诱人的:原本遵循笈多命令气势汹汹逼近的另外两支大军似乎顿时丧失了决战的勇气不约而同的止步开始朝印月城方向聚拢再加上原本就龟缩在印月城的阿育王禁军阿育王朝中央邦在日、月河以南的主力部队如今全部被远征军给远远的抛在了后面前方富饶而美丽的大地已经没有任何可以一提的大军能够阻挠远征军的行动了。
这一切正是李逸如所希望的也是远征军将士所期盼的。
最大限度的掠夺同时也是破坏阿育王朝的战争潜力打击王朝的作战意志迫使王朝虚弱化以至不得不接受远征军的城下之盟从而重新划分印月半岛的政治势力便是李逸如此次冒险渡河征战的最大战略目标也正合了远征军将士们企求获取财富和荣誉的心理无疑是远征军的上上之策。
纵然李逸如临时改变了主意在褚频看来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年轻的都尉被眼前的胜利所鼓舞准备率领大军乘胜追击借着如今士气如虹的良机一举击败阿育王朝的另外两支大军然后直接进攻印月城。
对于这个可能褚频有些担心却也不至于如此吃惊事实上在这场大捷之后已经有不少将士抱着这样的念头了。
然而现在褚频听到的却是李逸如命令自己率领一支一万八千人的精锐掉头直扑居萨罗目标竟然仅仅是一个人――巴巴拉。
之所以说这一万八千人是精锐那是因为由各方人马组建的远征军其战斗力依次为风雨军骑兵、风雨军步兵、尼国高原骑兵、高唐僧兵、其它三国联军、印月奴兵李逸如这一次交给褚频的没有一个印月奴兵并且包括了三千风雨军将士可见他对于这次军事行动的重视程度也可以说褚频实际上接受了一个重任。
然而褚频却并没有半点的高兴因为这一次的任务还真不是一般的冒险甚至可以说是一次极度疯狂的冒险。
姑且不说居萨罗城是阿育王朝都印月城的东北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单单是从眼下远征军所处的位置前往居萨罗等于是由那正向印月城聚拢的两支印月大军的夹缝中经过的事实来看就足以让任何一个理智的将领感到喘不过气来。
如何占领居萨罗城?万一占领不了怎么办?占领了居萨罗城之后又如何?
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褚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维护爷爷的莽撞少年了尤其是那一次居萨罗城失陷侯的逃往中所经历的种种令他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为自己部下生命安全负责的习惯因此当李逸如向他部署这个任务之后褚频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思索起执行这个任务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的确一万八千人军队深入敌后的战斗无论成败都势必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甚至有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这让少年忧心忡忡。如果换了此时在远征军中的任何一个其他将领做出这样的要求褚频都会毫不犹豫的拒绝甚至认为对方一定是昏头了但是由李逸如提出来却大不相同了。
对于风雨军来说印月战场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之上身为统帅的李逸如便是绝对的主宰可以说在最大限度内自由的挥着自己的能力一力承担着失败或者胜利的所有得失。而年轻的都尉也确实用一系列辉煌的战绩让那些刀口舔血的将领们认同臣服甚至得到了一代名将风雨的赏识和肯定。
褚频亲身经历了李逸如所取得的这一系列辉煌的战绩。和李逸如年龄相当的少年被自己同龄人的才干所折服面对自己钦佩的上司褚频唯有服从。
“军队尽量隐蔽前行但是度才是关键必须乘着印月人这场大败后的混乱机会实行闪电奔袭。”
李逸如在欣然看到褚频接受任务之后便一边思索着一边谨慎的开始了对这场战役最初自己的指点:“一旦攻入居萨罗城拿下巴巴拉之后进退由你自己决定最好是伺机渡河同赵亮将军会师也可以转入旁遮普邦争取锡克教的支援并不一定要返回和我会合!”
“不返回?”
褚频吃了一惊此次李逸如渡河远征孤军深入阿育王朝的腹地已经是一次非常非常的冒险如今竟然还要将本来有限的军队分走三分之一强的精锐实在是犯了兵家大忌让渡河的远征军形势立即变得非常严峻以李逸如的眼光不可能不看到其中的危险。面对着李逸如这样的决定少年非常困惑在年轻的都尉心中究竟有什么样的理由让他在几乎可以轻而易举夺取战略全胜的情况下甘于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
“对!记住一点你的唯一任务就是拿下巴巴拉生死不计其他都是次要!”
李逸如却显然不准备和褚频详细讨论自己决定的因由而是再次重点强调了这一次军事任务的目的。
“是末将一定誓死完成!”
褚频躬身行了一礼尽管不理解李逸如的想法但是个性沉稳的他还是非常坚定的向李逸如沉声应道。
“一切保重!”
李逸如站了起来走到褚频身前关切的拍了拍少年的肩膀。
两人同追随风雨突袭印月又在居萨罗城大败之后邂逅共同并肩作战由于同样年少又同样成为风雨军在印月的重要将领以至于风雨的这一支远征军一度被人笑谈为“少年军”不过两个少年却也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以及无可辩驳的胜利证明了这样的一支“少年军”实际上却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印月广袤的大地上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师。因此褚频成为了李逸如在印月这个人地两疏的异邦他乡少有的知己朋友。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逸如方才决定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自己所信任的好友但是他心中也明白此次千里奔袭前途困难重重这一番别去生死难测也不由得年轻的统帅多少有一些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