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呼兰狂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锁子甲形成的高防御力和高机动力都使得狂骑兵在战争中如鱼得水这就是武学高手和战场上的狂骑兵的区别。

    这些狂骑兵们在战斗中**上身着粗野的吼声忘情的享受战斗的酣畅他们本身就是专门为这样的马上激战而存在的。

    所以像蒙璇这样在一个照面之间就枪挑两员狂骑兵的事情还真是闻所未闻的事情。韩让当然不知道这套枪法原本就是秦鸣专门用来对付那些呼啸于战马之上北方武士的故而也恰恰是在战马的驰骋中才能挥最大的威力所以他在震撼之下不由屏气凝神严阵以待如果捕鱼者反被鱼捕不仅冤枉更加可笑韩让当然无意让自己成为笑柄暂时抛开追杀风雨的念头全神贯注的迎战这个可怕的对手却忽略了风雨已经乘这个时候掉转马头重新投入到战场的指挥中去了。

    事实上风雨一看到蒙璇出现就放心的把这边的事情交给了她。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蒙璇能力的绝对信任同时还是出于对整个战局的通盘考虑。风雨原本就没有打算逞匹夫之勇如今有蒙璇牵制住敌军的主将那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这给了处在绝境中的风雨军一个大好的机会。

    至于蒙璇的安危已经不是风雨如今所考虑的事情了不管一个名将在战场之下是如何温文尔雅如何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甚至如何多愁善感、如何仁慈友爱但是只要他身在战场上就必须是一台精密的杀人工具他必须对那些信任自己、依赖自己千万名战士负责在这样的大战场上个人的荣辱、安危乃至性命实在是太过于微不足道了对于战场上的名将而言所有的一切不过是数字只有最后的胜利才是他的目标。

    所以他无暇顾及蒙璇这个可爱的小妹妹他始终相信也祈祷着蒙璇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在战场上平平安安但是他无法支援蒙璇更无法照顾蒙璇因为他背负着的是整个风雨军。

    于是风雨的身影重新活跃在整个战场上他驰骋他奋战他呼喝他流血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激励着风雨军的每一个战士他们被自己统帅的英勇所感动当风雨因坐骑被射杀而滚落战场的时候这些战士用血肉之躯救护起自己的统帅用严整的队列迎战凶狠的敌人默默的扶起敬爱的统帅重新奋战沙场。

    在韩让现事情不对的时候风雨已经把战斗的勇气和战士的荣誉重新灌输到了每一个风雨军战士的心中风雨军在他们指挥官的统帅下尽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毕竟还是重新整合在了一起于是原本的突击战变成了两军对垒。

    但是韩让却有苦说不出他所面对的蒙璇疾马如闪电、银枪似蛟龙白袍染热血面具显狰狞在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几乎没有谁是她的三合之敌在韩让身后如影相随使得韩让根本无法脱身以至于事后风雨也由衷地赞叹道:“小璇真乃一身是胆也!”

    经过这一战“银枪铁面玉罗刹”的名声响彻天下蒙璇从此以风雨军第一女将的英姿活跃在战争的舞台上令敌闻风丧胆。

    最终韩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才用二十七名狂骑兵的代价摆脱了蒙璇的纠缠重新回到了指挥岗位。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人间修罗场丝毫都没有因为己方和敌方这么巨大的伤亡而震撼。他沉着冷静的指挥着军队调整着呼兰中路军已经被打破的建制调动着狂骑兵进行着猛烈的攻击连续不断得向疲惫的风雨军施加压力同时也在脑中飞快的计算着狂骑兵狂性消退的时间做好了阻挡风雨军反击的准备。

    而风雨军的近卫军和青龙军相继赶到了战场支援着受到重创的秋风军和白虎军将士们也鼓足最后的力气死死的阻挡着狂骑兵猛烈而疯狂的攻击准备等候狂骑兵狂性消退的那一刻予以反击。

    于是整个战场分成了三块在风雨军的左翼、呼兰军的右翼也就是西线战场上呼兰军已经占据了优势攻下了三座堡寨麓城也岌岌可危但是风雨军凭借着有力的地形顽强的迟滞着敌人的步伐使得呼兰人西线的优势无法对整个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风雨军的右翼、呼兰军的左翼也就是东线战场上风雨军死死的咬住了呼兰人呼兰军一出现后退就猛烈攻击所以虽然双方处在胶着状态但是地形上受到限制的呼兰人一时间也无法抽调出足够的兵力来支援中路。

    中路依然是关键:呼兰人个个信心十足认为即使狂骑兵的狂性消退重新组合起来的中路军也依然能够有效地抵挡住风雨军的反击留给狂骑兵足够的恢复时间。

    纵横无敌的呼兰骑兵以前是、现在是、日后也永远是天下无敌的军团。

    夺取了中路的风雨军也同样士气高昂毕竟目前在中路所承受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狂骑兵所致但是在如此的猛攻之下自己仍然稳住了阵脚那么当狂骑兵狂性消退、战斗力大幅下降甚至还不如一名普通士兵的时候胜利女神当然应该向自己这一边展露微笑。

    每一个战士都由于受到风雨战前动员的教育深深地相信占据战略地理优势的风雨军没有理由不能打败侧翼受到严重威胁的呼兰人。

    老天却在这个时候厌倦了战争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夜色逐渐爬上天空而一场倾盆大暴雨也很适时的狂泻而下。

    这个意外当然让对于胜利都同样充满信心的交战双方感到极大的不满但是身为两军统帅的风雨和张仲坚尽管不愿接受但是也深知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军队在如此大雨之中是不可能再有什么出色的战斗力可言的。

    “知进退”是一个名将要素质而这两位统帅碰巧同样都具备所以精疲力竭的交战双方都非常有默契的开始收缩战线慢慢的拉开了距离最后终于结束了战斗伴随着稀里哗啦的雨声还有战马的悲鸣以及伤员的呻吟双方数十万战士开始在战场上宿营。

    这一仗呼兰军总共投入了五十万大军风雨军和圣龙的其他援军总计为三十八万大军其中在东线和中线的决战中双方的兵力分别是四十万和三十三万而在一天的战斗结束之后在这个辽阔的平原上总共躺下了敌我双方十余万将士的身躯。

    如此惨烈的战况如此沉重的代价以至于数年之后风雨重回这个古战场的时候还可以仿佛听见无数白骨在荒野中孤独的哭诉着不由得吟起了着名的诗句:“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