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熊林宇的诗是借景叙事,然而这首诗却更进一步,借物抒情,偏偏伤而不怨,含而不吐,尽得诗中三味。
熊林宇心思细腻,更能体会诗中深意。当母后对他疾声厉色,对熊昌吉宠溺有加的时候,当被要求因为是哥哥,所以要到处让着熊昌吉的时候,当自己费尽心思,得到几乎全天下人的肯定与赞扬,唯独赢不来亲生父母的一个笑脸的时候。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是啊,熊昌吉天生幸运,可以获得父母、包括自己真心实意的呵护和宠爱,“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不是他熊林宇做的不够好,也不是他的父母天生不懂得感动,只是阴差阳错,时机未到罢了。不向东风怨未开!不向东风怨未开!父母的爱总是有偏爱的,不可能公平公正,如无私的阳光一般照见天下的每一处角落,然而,做子女的,能够怨恨吗?应该怨恨吗?对于父母,只需孝顺,只需回报,若是日子久了,他们必然会懂得。
“姚夫人,不知此诗是何人所作?在下想敬他一杯酒。”熊林宇越咀嚼越觉得这首诗合自己胃口,他的神情少有的热切。
姚夫人的神情有些迟疑,她不情愿的说道:“是秋延星,就是适才所说大楚宛州秋家的人。”
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一齐望向秋延星。
这荷月宴中,精通诗文的人可不少,章怀公子、韩悦、还有魏世子的几位幕僚、赵国的几位才子,都是魁首的有力争夺者。几个候选人都是文名远播,唯有这什么秋延星,从来没听说过呀。而且熟悉秋延星的人更是知道,此子武艺高强,倒也通文墨,只是从未见他提笔写过什么诗文,再者以他性格之忠直朴实,怎么看怎么也不像能写出这诗的人。
熊林宇却毫不犹豫,走到秋延星面前停下脚步,亲为捧壶,斟满一大杯,奉于秋延星:“秋兄,听君一首诗,豁然开朗,神清气爽,秋兄真乃良师益友!我先干为敬!”说罢,毫不犹豫,将手中自己酒杯中的酒喝得涓滴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