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二四章 不在商却言商(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在位、中央苏区又面临着第五次反围剿,暂时还是放下罢!只是,自己有必要提早作准备,写点这方面东西了!

    不说李剑生散了会后自去写材料,却说各师、各军团长领会了李剑生的意思,便各自回部队整训。李剑生也不知自己这次讲话效果到底如何,因为这毕竟是大道理,是虚的,远比不得拿几条枪打几粒子弹杀死多少敌人来得实。但必须承认,以后李剑生的部队、又或者由这支部队衍生出去的部队,每每都处理好了这个与当地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得到了各地民族资产阶级的大力支持。许多其他部队弄不到的军事战略物资,李剑生的部队因为有这些人的帮助,从来不缺,不但不缺、还非常丰厚。后来,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李剑生的部队所在的根据地,那是最有钱、经济最活跃的根据地,他的部队也是各部队中最阔的部队。那装备,让其他部队都是眼红不已。即使后来威名赫赫、富得流油的林大元帅的东野,也比不过李剑生统帅的、同样威名赫赫的北野。当时的北野,那阔气啊,怎一个爽字了得?!再后来,解放后,从各部队中抽调到地方的人员中,李剑生的北方野战军那可是最多的。后世有专业研究者曾粗略统计过,李剑生的部队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骨干和领导后来被抽调到地方任职。没其他的原因,就因为他这支部队中,那些军官们不但会打仗,而且会搞经济。在解放初期,国家缺少的就是这种搞经济的人啦,所以才出现如此状况。史学家推研缘理,最终认定,这一切,初始原因就得益于李剑生主持的这次“郴州讲话”,那起的作用可不是一点点大,而是很大!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多表。

    在大伙忙于整军的同时,李剑生将材料的提纲拟了出来,决定以后有时间慢慢写。后来又在黄苏和曾中生等几人的提议下,拟定方案,决定对已部再一次进行整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