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赵涵不在身边的日子(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细研究ghk了项目进度计划表,还好,旧城改造的大部份项目还是比较优先。他努力把自己摆到钟汶的位子上进行思考,可他怎么也想不出这么大投资的原因。看来,钟汶喜欢大手笔,绝不是吹的!

    晚上跟钟汶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婉转地提出,如果钟汶资金有压力的话,可以把这三个项目往后推一推。

    钟汶笑了一下道:“郑县长还希望我们能提前上购物中心和高楼呢!”

    林原和很惊讶,郑新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随即,他就明白了。购物中心在旧城边缘,跟旧城改造没什么太大关系;高层住宅就根本不在改造区域内。这两个项目要是早点上马建成,那效果远比旧城改造要强。毕竟旧城改造全部完成需要将近4年的时间,而这两个项目,只要资金充足,两年就可以完成了。4年后,说不定郑新民早就离开了霍海。

    周五,他跟郑新民交换了意见,郑新民丝毫不以为然。

    “放心吧,原和县长。景程的实力很强,这点投资,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郑新民劝告他道。

    九牛一毛?林原和不这样看。旧城改造外加这三个项目,总投资超过了14个亿。放在这个年代国内的任何一家企业身上,都不能说是九牛一毛。更别说,景程还只是一个私营企业。

    回到办公室的林原和,有些郁闷。他跟郑新民的乐观完全不同。如果一旦钟汶的资金出现问题,那么很多帐就会翻出来。象他们这样,分解项目进行审批,本身就是在打擦边球。没事还好,一旦事情出来,总是过错。目前,治理整顿还没完全结束,财政政策的放开,还需要一段时间。他忽然想到了霍海干部的通常做法。

    他找来了金海涛,让他在项目报批上,优先照顾旧城改造,另外三个项目,可以适当往后拖一拖。边报批边上项目,这是下面的通常做法。但有个前提,就是自有资金还行。指望拿批文向银行贷款的,就不行了。县里的公路,如果不是压缩基建批不下来,林原和也没必要这么挖空心思去搞钱。有了批文,公路建设就可以从银行贷款。至于什么时候能还清,一般人不会多考虑。说到底,这都是政府行为。当然,如果全是自有资金,不需要银行贷款,那就不需要报批。可这种情况,可能吗?政府需要银行资金,开发商也需要银行资金!

    傍晚的时候,计雅君来了电话,要请林原和吃饭。计雅君本来是被妹妹夏韵纠缠着打了这个电话。她理解林原和的想法,有点避嫌的念头。可一听林原和想推脱,心里就有点不太舒服。叫我去当舞伴的时候,你不避嫌。现在请你吃个饭,你还要避嫌?不经意间,计雅君的语气就略微重了点。

    林原和无奈了,只能硬着头皮答应。而计雅君,在小小生气的那一刹那,就把吃饭地点约在了凤凰山庄。

    吃饭的时候,彭静和靳怡又进包厢来敬酒。靳怡在敬酒的时候,似乎又在不经意间触碰了林原和的身体。别人没注意,林原和感觉到了。而计雅君,则观察到了。

    这个女人有问题!

    这是计雅君的第一感觉。她忽然明白那天林原和为什么要找她来救场了。

    计雅君站了起来,以回敬的方式挡住了靳怡。散席后,林原和在跟计雅君、夏韵告别时,对计雅君悄悄感谢道:“谢谢你了,小雅。”

    计雅君会心地笑了一下。林原和把声音压得很低,可一直关心着他的夏韵还是听到了那声称呼――“小雅”。

    回到宿舍后的夏韵,就问计雅君道:“姐,为什么林县长称呼你为‘小雅’?”

    计雅君楞了。林原和的这一声称呼怎么让妹妹听到了?刚才好像夏韵站挺远的,她的听力那么好?

    “中学的时候,上语文课,《诗经》中不是有风、雅、颂吗?同学们开玩笑,就给我取了个外号,叫小雅。”计雅君胡乱解释道。她的话只有一点是对的,这个“

第九十二章 赵涵不在身边的日子(5)-->>(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