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原和翻出了上任以后收到的匿名举报信。无弹窗原件他都转给了县纪委,留下的只是复印件。匿名举报,又没有明确的证据,纪委最多也就备个案。以前他也对此没有什么兴趣。现在,他必须重新正视一下。仔细读完这些举报信后,他很失望。关于化肥厂的那几封,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连线索都称不上,仅仅是捕风捉影。
晚上在家,看vcd碟片的时候赵涵看他有些心不在焉,主动关了机器。
“遇到了什么难题?”赵涵问道。女人总比男人要敏感一些。
“我是不是太好说话了?大家对我的评价是不是比较软弱?”林原和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有些人对你的评价就是一个小官僚。年纪不大,官腔十足。还有,不愿多管闲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赵涵笑着道。群众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并不一定是事实。
林原和若有深思。他现在有些痛恨常务副这个职务,跟一二把手根本没法比。被人藐视、漠视很正常。至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省直机关出来的,哪个不是这样?
“我们局里对你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也可能是我在的缘故。”赵涵道。没法不高――给教育局找钱找人,评价再低的话,林原和做人做官也太失败了。
“化肥厂的事情你听到过些什么?”林原和问道。
“有人说你是败家子。化肥厂送给市里像是女儿出嫁,赔了人还贴上一大笔嫁妆。许多人认为把化肥厂卖给私人比较合算。”赵涵道。
“国营企业卖给私人?理论上说说没关系,真要这么做,我还没那么大的胆子。敢为天下先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林原和苦笑道。
“很多地方不是已经做了啊?”赵涵带着点疑惑问道。林原和不像是个保守的人,怎么胆子那么小?
“霍海的情况不一样。国营企业本来就没几家,而且都是绝大部份都是小企业。化肥厂也曾经辉煌过,在县里的国营企业中也算大一点。我要是把化肥厂卖了,那争议就太大了。”林原和解释道,“要卖,就卖你哥原来的那个厂。规模不大,效益又好,可以卖个好价钱。像化肥厂这样的,真要卖了,卖不出几个钱。而且那么多工人怎么办?财政还不得拿钱养着他们?我现在更担心化肥厂的事情没那么简单,可能还有很深的内幕。”
“要不你找一下爸,他在这里时间长,多少知道点消息。”赵涵建议道。
林原和点了点头。赵世成多少会听到些风声,但他的口风实在太紧。即使对上自己的家人,也不会说多说一句实质性的话。
第二天中午,他约了赵世成。翁婿俩还是在上次那个甲鱼餐厅一起吃午饭。
“爸,你对化肥厂的情况了解些吗?”林原和问道。
“具体内情我不知道。但化肥厂的内幕绝对没有现在调查出来的那么简单。”赵世成道,“有一个事情,你可能不清楚。化肥厂财务科的一个会计和一个出纳也收了厂里私分的“奖金”,一人三万。但他们说这个钱是厂里领导给的,他们觉得不拿不好办,只能收下来。但钱他们没动,一直在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放着。纪委()找到[望书阁]他们的时候,他们果然从保险柜里拿出
第五十七章 挑战和迎战(2)-->>(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