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章 挑战和迎战(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好的,经营者需要掏出一大笔钱来才能拥有股份;经营状况差的,甚至资不抵债的,需要先重组。至于让这些企业破产,银行绝不会轻易答应。倒是不上不下的,反而很好搞。说起来固定资产很高,其实净资产没多少。经营者努力一下,也拿得出。而且许多企业,基本上净资产为“零”。

    紧接着要开展的,不光是乡镇集体企业,还有县里的集体企业,尤其以二轻为主。如果杨彬分管工业的话,这一块也就可以让杨彬去多花点时间。县里去年就成立了改制工作小组,还有改制办公室,大部份的方案都已拟好,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只等正式改制工作开始进行。

    杨彬分管工业了以后,尽头十足,有时候一天会往他的办公室跑好几趟。

    “林县长,化肥厂的事情你看怎么办?”这天,杨彬又来了。化肥厂的事情林原和本来不想沾手,但郑新民指示让他处理,他也只能勉为其难。

    化肥厂的案子已经基本查清,厂领导私设巨额小金库,将一部份货款走帐外放进小金库。本来还问题不是特别大,结果有人出了主意,用小金库的钱给厂领导和中层干部发奖金,这下就成了集体贪污。查证的总金额是四百多万,但为了这四百多万,还造成了五百万的货款不能回笼。这还只是贪腐问题,但化肥厂的生产更是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

    不管化肥厂有多么辉煌的历程,但如今的化肥厂已经彻底跟不上时代。说到底,只是一个小氮肥厂,尽管合成氨产量从七十年代初的三千吨增加到前两年的1.5万吨,但他还是一个小氮肥企业。在重化工行业越来越集中的年代,要想生存下去,绝不容易。

    “跟市化肥厂的联系怎么样了?他们愿不愿意收?”林原和问道。市化肥厂可是大型企业,合成氨产量超过40万吨,如果市化肥厂愿意收了去的话,那倒是一件好事。

    “技术工人、销售人员都要,其他人不要。而且他们不准备把这里的生产继续下去。成本太高,损耗太大。”杨彬道。

    “化肥厂的欠贷情况怎么样?”林原和问道。

    “欠银行将近1500万,市化肥厂因为这笔贷款,不愿意整体接受过去。”杨彬道。

    “新任厂长的意见呢?”林原和问道。化肥厂的问题查清了,原来的总工担任了新的厂长。

    “他也不看好今后的前景。”杨彬道。

    “市化肥厂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条件才愿意接手过去?”林原和问道。

    “要求县里补一些钱给他们。如果能给1200万,他们就把化肥厂全部接过去。”杨彬道。他感觉这个要求有点狮子大开口。

    “只要他们愿意完全接过去,这个钱可以给他们,分两年给。但从此以后跟县里无关。”林原和想了想道。

    “如

第五十六章 挑战和迎战(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