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从今以后,他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妻子。
婚后的生活依然很清苦。房子是李清所在学校给他们的一间宿舍,也没什么家具――连床都是借学校的。家里最值钱的,是他的一把吉他,还有一台老式的双卡收录机,连电视机都没有。李清的工资不高,原来需要何景民一个人承担的家庭经济压力,现在需要两人共同承担了。但李清默默承受着,脸上始终挂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也不是一次嘴都没有吵过。但李清从不会埋怨他的家庭,埋怨他收入太低或者负担太重。他也不会赌气说李清找错了对象――他们偶尔也会吵嘴,但彼此都不会说令对方伤心的话。
九三下半年的时候,有人拉何景民合伙开厂。不需要他出资金,每月给他一千五百块的工资,年终还有分红。他犹豫了。弟弟妹妹明年就要毕业,将来还要为他们成家准备一些钱。妻子已经怀孕。想想结婚后妻子几乎都没添过一件新衣服,今后还要为孩子作点准备。他咬了咬牙,辞职下海。
工厂红火了近三年。他每月一千五百块的工资,外加一些补贴奖金,总收入两千出头,也拿了这么久。至于分红――工厂的起步资金很少,靠着生产不停积累,没有一个股东在那几年拿过一分红利,他也不例外。
那几年中,他们夫妻俩依然省着每一分钱。孩子出生了,弟弟妹妹也先后结了婚。当他们觉得苦日子快要过去,幸福就在前面招手的时候,厂子却在被人骗了八十万货款之后,倒了。夫妻俩又回到了从前,甚至比从前还不如――现在何景民连工作都没有了。他只能再去电器修理部打零工,赚点基本的生活费。
没有人说何景民是傻子。长兄如父,父母不在了,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成家立业,天经地义,也是一种美德。但说李清傻的人不少。美德是美德,但自己主动凑上去受穷那就属于傻了。
夫妻俩没有理会别人的闲言碎语。有人劝何景民经商,他拒绝了。经历了厂子倒闭的事情后,他知道自己没那个本事。他只想从事自己熟悉的技术工作。不指望能发大财,能让自己的妻子、孩子生活好一点就满足了。也有人劝他去外地找工作,甚至还有找上门来的。他也拒绝了。夫妻俩现在还是一穷二白,但彼此拥有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他不可能抛弃这份财富,去寻找在他看来有些虚无缥缈的另一份。
这次的这个机会,让夫妻俩彻底心动了。以前也有人要他们一起去南方,但妻子必须辞职过去。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他们对家庭中目前唯一的这份公职看得很重。虽然妻子的工资很低,但如果没有妻子的这份公职,在厂子倒闭后的那些天里,他们可能连一点退路都没有。
夫妻俩一起去霍海,妻子依然还是公办教师。霍海的经济条件比他们当地要好得多。妻子到了霍海,年收入接近三万,这比他当年在自己的厂子还要高。自己再干一份工作,一家三口的日子会很好。就算霍海的消费会比原来的地方高,但节俭惯了的夫妻俩又怎么会在乎呢?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叁打不六点更G好H看K点康母:名义夫妻最新首发就在三打不溜点更G好H看K点康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