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二月只剩下最后两天。赵世成的短工到昨天就结束了。算算这不到二十天的收入,赵世成也有点目瞪口呆。仅仅是帮人跑跑腿,各个地方联系一下,做甲鱼、大闸蟹生意的黄大老板给了他四万五千块钱——这相当于退休前他全年的总收入。
他觉得这钱有点烫手,黄来根黄大老板却毫不以为然。
“赵老师,别说是张总的面子,就是冲你对这些甲鱼塘的熟悉程度,也值这个钱。赵老师,有没有兴趣来帮我干?就去周边的地方看看,到时去收点甲鱼。”黄来根问道。
赵世成摇了摇头,道:“就我们县里,大部份的甲鱼塘我清楚。他们用什么喂养,是饲料还是鸡杂,或者是其它,我清楚。到了其它地方,我也就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明白了。”
黄来根听他这么说,也点了点头,道:“你那个朋友的甲鱼不错。但他的东西我只能送送朋友,或者自己吃点。要出口是不可能了。不过将来可以做一些大餐厅的生意。他的量太小了,我没法卖。你看看有什么办法,能扩大养殖,但质量不能下降。”
“他的东西,已经接近野生,算不上是饲养的,产量肯定上不来。而且周期很长,别人的一年半载可以出塘,他的至少需要三年。再说,现在量少,他还能卖卖。要是量大了,那么贵的价格很难卖。如今那么多人在上甲鱼塘,今年下半年甲鱼的价格肯定会下来。其实,饲养甲鱼的成本没多少。”赵世成解释道。
黄来根想了想道:“没关系,就他这个质量,一个月多不敢说,几千只没问题。你回去跟他商量一下吧。”
“那行,我回去跟他商量一下。”赵世成点头道。
养甲鱼、大闸蟹对赵世成来说,是半路出家。当年学习的时候,主要学的是牛马猪羊鸡鸭鹅,水产只是顺带性的学了点。养甲鱼、大闸蟹之类的还是八十年代末才兴起的。他也只是接触多了,才有那么点经验。真要说起系统化的知识,还是不足。
他来到了农科所,想找杨海弄点资料看看。很快,杨海就给了他一大堆的资料。赵世成拿出眼镜就要翻看,杨海赶紧制止。
“老赵,不着急。这些资料你拿回家慢慢看。到我这儿来,怎么也要多聊一会儿。”杨海道。
“那行。”赵世成也没客气。
“听说了吗?金海华要走,杨卫国也要走,刘向民不回来了。你女婿要接任刘向民的位子。”
“不会。他资历不够,年纪也还小。”赵世成摇摇头道。
“年纪不小了。八四年霍宁的一把手才27岁,你女婿虚岁都三十了。”杨海道。
“27岁的县委一把手,全国几十年来有几个?那是特殊时期,正好赶上,又是破格提拔。当年地委为了树个干部年轻化的样板,才这么做的。现在怎么可能?”赵世成解释道。
杨海听了没言语了。他只是消息灵通人士,不是政治评论家。对许多事情,他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会儿,杨海又抛出了一个消息:“听说你女儿和马前山管委会的计雅君关系挺好。前天两人在县里开会碰上,一直坐在一起,挺亲热的。”
“这我哪知道。”赵世成摇摇头。女儿跟谁关系好,他怎么清楚?
“别人都说了,这是你女儿主动给你女婿辟谣呢。这样一来,说你女婿和计雅君有一腿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杨海道。
“那金海华的老婆怎么就不主动出来辟谣?”赵世成反问了一句。
“那
第四十六章 顾家男人(1)-->>(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