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人才引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果是个女的,跟男朋友走,我们也没什么意见。但是男的,应该抱个媳妇回来,跟媳妇跑了算什么事情?”

    这话说的!大家都笑了。赵涵笑着,忽然想到自己和林原和。到底是男的跟女的走,还是女的跟男的走?

    “但你们两位局长的面子,我们还是要卖的。所以师大这个学生,我们放行。”沈峰继续道。

    “那太谢谢沈局长了。”赵涵赶紧起来,敬了一小杯红酒。

    “我们也有事情请你们帮忙。”沈峰接着道。

    赵涵看了看王大年,王大年赶紧表态:“没有问题。能帮得上的,我们一定帮。”

    “你们不是在引进外省教师吗?投递过来的材料肯定有得多。你们挑剩下的能不能让给我们挑一些?”沈峰问道。

    赵涵和王大年互相看了一下,王大年道:“这个没有问题。你们不也在外地做广告吗?怎么会不够的?”

    “我们晚了点。现在情况有点变化。”姚县长插话道。

    “很多地方的报纸不给登广告了。”沈峰叹了口气。接着道:“也不是不可以登。关键是广告上必须注明是非在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那就跟社会上招聘一样。那个麻烦就大了。我们怎么考察?怎么知道档案材料是没问题的?就是档案材料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我们怎么知道这几年他在干什么?难道还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开招聘会?不通过组织调动,个别的可以。那么多人,不用想的!”

    赵涵和王大年面面相觑。王大年在庆幸县里动手早;赵涵却想着林原和再三强调的话:快!

    “你们先选。剩下的给我们挑。我们是第一家跟你们打招呼的,只希望你们能够保证我们有点优先权。”沈峰再次恳请王大年、赵涵。

    如果说当时王大年、赵涵还有点不理解沈峰的话,那么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完全合乎了沈峰的担忧。

    接下来的一周内,周围几个县市的教育局局长,一拨接一拨地跑来霍海。都是一样的套路,请王大年、赵涵还有其他局长吃饭,送上了各种各样的礼品。甚至连苑湖下面的县市也开始赶过来了。正当王大年、赵涵忙着接待这些兄弟县市的教育部门时,林原和一个电话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

    “王局长,教师引进现在收到了多少份自荐材料?”一进门,林原和就问道。

    “现在有九百多份。”王大年答道。

    “能满足我们县的要求了吗?”林原和问道。

    “能满足。不过我们想等截至日期到了再仔细筛选一下。”王大年答道。

    “不用等了。就从这九百人中挑选。最多留少量的名额在以后挑选。一周以内,你们要把人员挑好。再用一周的时间把给他们单位的联络函发出,让他们的单位尽快发商调函过来。同时,也要给他们个人发信,将有关信息告诉他们。”林原和道。

    王大年和赵涵互相看了看。没等他们说话,林原和接着道:“我收到了消息,其它省对我们这样的做法有点微词。如果我们现在不抓紧的话,到时候对方单位卡一下,我们就麻烦。对方要是不同意,那好办,我们换人就是;对方同意了,拖而不办,那才是麻烦。”

    王大年赶紧表态:“我们马上筛选。”

    林原和补充了一下:“要注意,同一单位,除非是夫妻,不要录用两个人;同一个县,不要超过三四个人;同一个地级市,不要超过十人。尽量分散一点。”

    “明白了。”王大年、赵涵赶紧道。

    教育局的筛选、发函工作比林原和指示的要快得多。只用了十天不到。而整个调动工作则陆陆续续地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其它县花的时间就更长了,一般都要花上两年时间。这当然是后话了。兴湖教育局因为紧跟霍海方面,抢得早,引进工作虽然落后了霍海,但比其它县市还是要早很多。自此以后,两家教育部门的联系更密切了。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叁打不六点更G好H看K点康母:名义夫妻最新首发就在三打不溜点更G好H看K点康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