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烦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接下来的一周,林原和除了参加必要的会议之外,跑遍了全县的15个乡镇,还走访了二十多家企业。最新更新按照分工,他这个常务副县长除了照惯例分管财政以外,还主管集体企业改制的工作。

    “工作不好搞啊。”林原和暗自思量着。县里的工作正好是处于一个变幻高峰期的时候。他的工作不好搞,整个常委会的工作也不好搞。按照省里要求,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要搞乡镇合并。计划明年裁撤三个乡镇,三年内要再裁撤三到四个乡镇,乡镇总数量要减40%到50%。这是县委金书记主抓的事情,跟他关系不大。但是财政要安排不是?

    “林县长,教育局王局长要来向你汇报工作,请问你什么时间有空?”秘书顾达明过来请示。

    教育局?那不是戚美芳管的吗?怎么了,没到年底,来要钱了?林原和暗自思量着。县里有一正五副六个县长,除了县长和他以外,分别管工业(含城建、交通),农业(含林、水),教科文体,劳动卫生和社会福利,招商旅游。分工倒是很明确。戚美芳主管教科文体,是个女干部,又是民盟成员,一个人就兼了民主党派外加女性干部两项因素。

    今天是星期五了,下午没什么事情,让他过来吧。王大年这个教育局长他只在开会的时候见过一次,当面聊一聊也好。林原和马上作了决定。

    王大年四十多岁。原来是中学物理教师,当过物理教研员,从教研室主任提拔到副局长,去年刚升为局长。

    “王局长,你第一次来我这个办公室。你看这样行吗。我们先随便聊一聊。我对霍海的教育工作不是很了解。不过我前几天看县里这几年的文件,发现有关教育方面的占了很大比例。说明我们县一直比较重视教育工作。你觉得呢?”林原和道。他没有说,有关教育方面的文件中,所谓规范各类收费的就占了很大一部分。

    王大年有点脸红,今天来就是要钱的。主管副县长、县长他都找遍了。每次都是要钱、要人、要房子。事实上,霍海的教育经费并不少,教师待遇也不错,至少不会比一般机关人员差。最大的问题是分配不均。有的乡镇富得流油,教育附加这项收入就高,学校经费、教师待遇就没有问题;有几个乡本身就穷,又没有太多的企业,教育附加这项收入很少,教师待遇就差。如今是分灶吃饭的年月,所以就有几家欢乐几家愁。而诸多的择校费、赞助费、借读费等等,更加剧了这种情况。

    “林县长,你刚上任。我今天来不是要钱的。我要人!”王大年想了想,还是先不要钱了。

    林原和有点惊讶,看着王大年。王大年继续道:“按照省里的规划,我们县要全面普及高中。到2000年,要求初中升高中的入学率在85%以上,到2005年,要求达到95%以上。最近三年我们至少要增加120名教师,考虑到这几年有近200名老教师退休,总缺口在300名以上。但这几年我们能够分配来的高中教师每年不到40名,每年缺口高中教师60名。初中、小学教师也缺,主要缺音乐、美术类教师。”

    “为什么这几年要有那么多教师退休?”林原和不解。

    “这些都是66年以前的大学生,66到76之间不是有断层吗?现在我们的教师主力,要么是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生,要么是八零年以后毕业的。”王大年解释道。

    “哦……那你们跟市里省里协调过吗?”林原和又问道。

    “要普及高中,全省都面临这个情况。2002年以前,这个问题一直会在。师范类的本县籍学生不少,但大概只有三分之二左右能会回到霍海。一部分会留在舟城、临湖,毕竟大城市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王大年回答道。

    “那你们有没有什么措施或者建议的?”林原和无奈问道。

    “我们原来计划是面向全国招聘。但我们原来的局长李万才出事以后,就耽搁了下来。这个还需要县里支持。”王大年笑了笑道。

    “支

第十二章 烦恼-->>(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