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发展建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又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这段时间回款不是很理想,加上马上要交报社明年的保证金,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

    “不能给报社那边说缓一缓啊?都是长期合作关系了,不至于逼这么紧啊。”楚凡有些忿忿地说。

    “呵呵,你知道报社那帮人,只有让你早交的,没有说自己晚拿的。如果不按时交保证金,说不定连明年的代理权都不给我们。”杨丹有些无奈地说。

    听到这,楚凡想突然想起了什么,若有所思。

    思索片刻后,他说道:“杨姐,我觉得《新周报》其实不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哦?为什么啊?”杨丹有点意外。

    “《新周报》这个平台其实并不是很好。一来因为它只是一份区域性都市周报,行量不大,影响力有限;二来周报的广告份额在整个报媒广告中所占比例本来就很少,利润也有限。而且《新周报》自身也有很多问题,办报理念不明显,游离不定,采编和经营也是貌合神离,常常我们做了策划案,他们都不配合,致使策划案本身的执行受到很多限制和影响,虎头蛇尾,草草了事,给客户也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楚凡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杨丹静静地注视着他,听着他慢慢说着。她觉得现在的楚凡很有味道,这让她想起了她读大学的时候,死去的前夫给她讲解问题时的情形。不知不觉间,她竟有些神情恍惚,连楚凡什么时候已经讲完了都不知道。

    “杨姐?”看着杨丹在出神,楚凡轻轻叫了一声。

    杨丹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后问道:“但是不做《新周报》我们做什么呢?现在似乎没有比《新周报》更适合我们公司的了。”

    “我们公司这几年虽然做得还行,但也仅仅只是维持现状而已,实际展并不大,我觉得这其实是受《新周报》这个平台的局限性决定的。公司以后要想有更大的展,追求更多的利润,就需要换更好的平台。比如商报、晚报这样的主流日报,他们的行量和影响力都很强,因此客户也很愿意在上面投放广告,反观我们,就算把脑汁绞尽,嘴皮磨穿了也不一定能打动客户。他们现在应该也正在招标明年的广告代理商吧?”

    杨丹听完楚凡的一番话,却是笑而不语。

    楚凡被杨丹看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以为自己刚才那番话有问题,于是说道:“杨姐,我也只是随便说说。”

    杨丹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遂说道:“不。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知道这其中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最关键的问题?”

    “对。最关键的就是资金。越好的平台,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就越多。像商报、晚报这样的大报,每年的保证金至少都是几百万,这可比我们整整一年的经营任务还多了。我们上哪去找资金来代理呢?”

    楚凡一怔,却没有说话。因为他在提出他的看法之前,便下意识

第三十三章 发展建议-->>(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