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兵不血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

    众将闻陈登所言都觉得有道理一个个也安心下来。

    孙观对此前陈登斥责糜芳维护自己一事大有好感便上前问道:“元龙先生此后意欲何为?”

    陈登见孙观问便对众人道:“当今天下正逢乱世陶大人虽宽厚待人但无心战事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之后必遭战祸。青州萧言雄才大略天下皆知观其青州百姓富庶军士骁勇久之必成大事更难得其忠于汉室素有匡复大汉之心我父子欲前往投之。众将士若有意投之可与我父子一同前往若无意也无妨自返徐州即可。”

    众人闻之一时大失惊色随即释然议论纷纷起来有赞同者也有反对者。

    …………

    次日陈登父子率众来到北海城下随行的除了愿意投奔青州的孙观尹礼二将外尚多出三万余徐州军士兵。

    城门大开一众北海官员出城迎接。

    沮授见到陈登后大笑道:“元龙先生果然诚实君子我家主公必重用之。”

    接着便是众人皆欢摆酒设宴整个北海城欢声笑语不提。

    ……

    北海之战青州军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并收降三万余徐州军。此消息很快传至南皮前线萧言闻之大喜即下令封陈圭为琅琊太守、陈登为参军、孙观尹礼为偏将陈氏一族可迁至青州安家落户。

    陈登父子得知后大喜遂遣人回徐州引族人前来。

    ——————————

    徐州陶谦处。

    当得知徐州军大败、糜氏兄弟身亡、陈登父子引众徐州将士投奔萧言这一系列事情时陶谦心中悔恨不已后悔自己当日错信糜氏兄弟之言恼恨陈登父子背己投敌不念旧情。

    过不多久陶谦便清醒了下来分析了一下事情的前因始末觉得陈登父子所做没错倒是自己无心战事听信谗言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顿时对陈登父子之气也消了。

    随后知道陈氏一族迁至青州也不加阻拦只每日在府中哀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