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守军愈发陷入被动。到了十一月下旬时,曹锟暗中向吴佩孚授意,要求吴佩孚的守军尽可能消极作战,将战线从长沙转移到岳阳。在这份秘密电文中,他甚至都安排好了相关的撤退路线,并表示自己会在湖北接应吴佩孚。
正是因为内外的两重原因,吴佩孚最终选择放弃长沙。
到了十二月初时,蔡锷率领护**攻破长沙外围最后一道防线,城中的守军早已撤退。吴佩孚在带领部队从长沙撤退前,还专门给蔡锷发了电报,告知岳阳目前的情况,认为护**攻克岳阳指日可待。这份电报似乎是表示吴佩孚反对帝制的决心,但实际上则也难免包含了他对汤芗铭、袁世凯的个人恩怨。
当长沙沦陷的消息被经过幕后操作刻意宣传出来之后,举国上下都为之震动。
对于寻常老百姓们来说,就算他们没有看出其中的阴谋,但是也认为北洋军实在太过无能,即便是被最近大手笔吹捧起来的中央军也不过如此。包括许多外国使节在内,原本对于袁世凯称帝一事大多不好看,即便是登基大典之后也都是摆出一副观望的态度,可随着护国战争的硝烟四起以及北洋军屡屡受挫,更加让国际观瞻变得不好看起来。
为此袁世凯在新华宫大发了一通脾气,接连摔碎了好几个茶杯,因为过激的情绪反而还牵连到原本就不好的身体状况,期间甚至还发生过一次短暂的昏厥。
几天之后,他下令曹锟亲自前往湖南督战,调集湖北所有驻军驰援湖南,务必要在年底之前夺回长沙。同时他考虑到广西与广东两省之间局势愈发紧张,为了逼迫陆荣廷转道进攻贵州,又专门给陆荣廷发去一封电文,用严切的言辞彻底堵死了陆荣廷试图夺占广东的心思。
只是袁世凯不会想到,原本陆荣廷心中就有一股藏匿已久的怨气,如此正是因为这封电文彻底激怒了陆荣廷。随后一段时间里,陆荣廷非但没有从广东撤军,甚至还派出专员前往云南与护**政府取得联系,表示与护**停战。虽然并不是支持护国运动,但是却也在政治立场上已然发生了转变。
整个十二月份一直是动荡不安,熬到一九一六年年初的那几天,整个中国国内的局势越来越变得让人提心吊胆。因为渐渐的在湖北一带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那就是北洋内部几个军阀正在密谋支持护国运动、反对帝制。
当然,北洋内部的动静由来已久,只不过之前一直都处于滴水不漏的保密状态。
到如今总算有了一些缝隙透出一些风声。更何况袁
第65章 ,局势急转-->>(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