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5-09
中日外交谈判的内幕消息外人鲜知,但是通过在总统府和外交部的内部人员,奉天这边还是很快收到了相关的谈判内容。望书阁袁肃在得知日本人态度恶劣,始终不肯承认这是一次侵略行动,更不肯公开予以道歉,虽然他本人对道歉不道歉也不是很在乎,自己真正在乎的还是实际的权益,但日本方面的“不合作”却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尽管在前天刚刚收到总统府的回电,这份回电的措辞十分奇怪,表面上尽显是安抚和赞赏之意,又是慰劳辽东作战的全军,又是表示尽快论功行赏。但是实际上却是要求辽东这边必须按兵不动,而且就这件事还专门做了一番解释,不能因为一时意气而造成国际外交留下不可恢复的痕迹。
就袁肃本人而言,他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份电报更深层的意思,毕竟袁世凯之所以这样来撰写电报,这其中肯定是有其他的暗示。其实就算不费脑子,直接也能推测到如果违抗中央政府的命令行事,后果肯定不会有好事。不管最后是否更好的推动外交谈判的发展,但“不停命令”这个帽子算是扣定下来了。
不过并不因为这样的风险,他便会轻易就范,自己看准的还是袁世凯称帝需要拉拢一批军事将领的支持。尤其是经过了辽东一战,他袁肃的名声在国内必然会又上升一个档次,单凭这一点袁世凯就不能轻易的制压自己,最多就是今后发展的路子不太容易罢了。
可细细想来,袁世凯的历史寿命似乎也没有几年了。
当然,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还是紧随总统府发来的电文之后,陆军部又专门发来一封密电。这封密电是段祺瑞亲拟,以陆军部总长的名义命令袁肃按照既定计划执行,随时进兵辽东腹地,尽可能多占取辽东领土,为谈判之事提供便利。
其他的不必多想,单单有段祺瑞的授意就足够了。
第一点陆军部毕竟是全**事中枢机构,陆军部派发下来的命令名义上就是最高命令;第二点腹黑点说,就算这件事真的会闹出不愉快,袁肃到时候也能把责任推卸到段祺瑞身上。
于是在十一月十六日上午,袁肃正式下达执行反攻计划。
营口第一兵团和第二师第一旅即刻向东城区发动进攻,针对还盘踞在营口近郊和沿海地区的第五师团登陆部队进行清扫。同时盖州防线上,十七师、第一旅和第二师两个旅,也立刻展开对第五师团主力部队的合围。
仅仅停息了两天时间的辽东战火,再次被点燃了起来。并且较之之前而言,实际上这次反攻的规模要远远超过日军进攻的规模。
营口东部地区的日军早已听说了中日谈判的消息,因此在十四日便停止进攻,等到师团司令部撤退的命令。只可惜师团司令部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这边两个联队的兵力也只能继续等待。本以为中日进入谈判阶段就意味着停战,哪里知道中**队
第11章 ,辽东反攻-->>(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