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不择手段来进行扩充,可谓是宁滥勿缺。中国好歹是曾经的远东第一强国,更何况又有着丰富的战略物资资源和远东经贸脉络。因此,只要中国愿意参战,哪怕仅仅是在阵营的气势上都能获得几分好处。
换句话说,中国参战眼下同样是一种价值体现。
只要能够换回青岛的主权,哪怕仅仅是不由日本来侵占,中国完全可以用提前参加世界大战这个条件来做筹码。
正因为如此,在听完袁肃的话之后,雷诺森忍不住感到奇怪起来。他正色的问道:“袁将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贵国大总统可是没打算参加我们欧洲的这场大战。贵国国内的民众也是在极力的要求保持中立。您刚才所说的由中国派出军队进攻青岛,似乎有所不妥吧。”
袁肃不疾不徐的说道:“关于中国是否参加这次战争其实尚未有定论,但是我很清楚,在我们北洋政府内部大部分还是倾向于支持协约国。这一点相信雷诺森先生您也是知道的。”
雷诺森没有否认的说道:“可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问题。难不成袁将军您的意思,仅仅就是针对地域性的冲突,认为只要能趁机收复青岛,其他的事情便可以置之不理了吗?”
袁肃微微笑了笑,不疾不徐的说道:“只要大英帝国支持我们中国收复青岛的主权,我们中国宣布加入协约国也未尝不可。虽然我们没有像日本那样庞大的海军舰队,不可能远渡重洋参与作战。可是我们中国与俄国接壤,岂不说可以向欧洲输送陆军,最起码也可以通过陆路向前线提供物资支援。”
雷诺森沉默的思索了一阵,他的视角自然不像驻华公使或者是外交部的情报部门那样,能够把整个远东局势看得很透彻。即便是在英国政府内部,一样是有那些迂腐的官僚主义存在。他做为英国在东直隶的代言人,理所当然会优先考虑自己地盘上的利益。
正如袁肃所说的那样,也正如许多英国人所认为的那样,日本终归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国家,无非是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而已。既然中国在欧洲大战上同样有可以利用的价值,为什么不考虑给袁肃一个面子,从而获得袁肃为代表的中国官方提供给英国更多的好处?
“袁将军,你当真有把握说服你们的政府加入我们协约国阵营吗?”
“只要你们英国政府可以支持我们中国收回青岛,不,哪怕仅仅只要不支持日本取代德国接管青岛即可,我有足够的把握可以说服我的叔父尽快做出立场上的决定。”袁肃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很是肯定的说道。
“诚实的说,有关青岛的内部决定,我这边了解并不多。不过如果袁将军当真有这样的信心,能够更进一步与我们协约国站在一起,我这段时间会花一些功夫来打探消息,然后再尝试着与驻华公使大人沟通。”雷诺森语气不太确定的说道。
“雷诺森先生,如果您能在这件事上帮助我们,这份人情我们中国绝不会忘记。到时候哪怕将青岛转交由贵国来接管,也不是没有讨论的余地。”袁肃进一步的说道。
“是吗?”雷诺森眼前一亮,相对于那些老道的外交官员来说,他只是一个年轻的小军官而已,急功近利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在他看来如果能为英国政府争取到更多的殖民地,势必是大功一件,说不定还能为此获得英女皇的荣誉勋章也未可知。
“雷诺森先生一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会对日本人如此介怀。虽然我们中国与日本都是亚洲国家,民族和地域性上来说更应该合得来才是。但是根据我这几年秘密搜集的情
第74章 ,先声夺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