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放在心上。之前我所谓的一时冲动也是希望能做到敲山震虎。有时候真正可怕的敌人恰恰是自己人。李大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优柔寡断反而贻祸不浅。”
李潜冷冷的哼了一声,他虽然听进去了袁肃这些道理,但是却不想给袁肃任何脸色,冷漠的丢下一句话:“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其他闲话也不多说了,就此别过。”之后,他便带着师部的众军官,在五十七团前来迎接的士兵队伍的簇拥之下,上了一辆马车匆匆离去了。
看着李潜一行人渐渐远去,袁肃这才打马返回两条街外的临时民政公署大院。
尽管民政公署现在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系统,不过现如今还是在第三旅的掌控之下。昨天下午的时候,十四师那边已经派来一名联络官与第三旅协商中央命令的事宜。言下之意也就是关于在商丘设立镇守使署衙,以及第三旅向十四师移交行政大权。
袁肃暂时没有理会十四师派来的联络官,毕竟十四师师长曲同丰现在人还在北京,哪怕现在跟对方协商的再好,终归还是要等曲同丰本人来了才能决定。更何况他早先为了取得商丘这块地盘已经花费许多了心思,也不可能就这样轻而易举拱手相让。于是这几天他安排了专人,只负责陪同联络官到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而已。
从绿源居回到民政公署的大院,袁肃派人先召集刚刚选举出来的各部官员召开政务会议,听取了各部官员汇报这段时间商丘恢复的情况。基本上在第三旅军方高度严厉监控之下,这些官员别说敢偷工减料、趁机渔利,哪怕是稍微怠慢一下手头上的公务都不可以。
对于这些刚刚走马上任的官僚们来说,袁肃监政的时期简直度日如年,大家原本是抱着升官发财的心思,哪里知道非但赚不了钱,甚至还要被当作苦力来使唤。不仅如此,一旦授命上任之后,哪怕想要辞职都不可以。只要是没有经过正式批核离职的官员,一律算是渎职之罪,第一次先抓回来检讨认错,第二次则是罚款,第三次直接下狱。如若是偷跑藏匿,那就直接将家产充公。
面对这样恐怖的监政手段,这些官僚们第一次尝试到原来当官是一件煎熬的苦差事。
正是在这样严厉的行政作风之下,商丘战后恢复进行的十分顺利,各县各地的官员办事效率极快,老百姓们也
第44章 ,下有对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