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8章,军政发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力错综复杂,还得花一点时间仔仔细细的去摸清楚门道。因此,这个计划暂时先放在讨论阶段,等过一阵子林伯深会让其叔叔派专员赴滦州与袁肃详细磋商。

    除此之外,袁肃还向林伯深提出了近代工业发展的理念。西方国家之所以船坚炮利,便是仰赖于工业革命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想要富国强兵,工业必然是不可或缺。

    只可惜中国几千年来的都是农业国家,虽然经过近代洋务运动的部分发展,但毕竟是杯水车薪,而且洋务运动始终是在制约之中进行着。

    不过发展工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原材料、技术、设备、cāo作经验等等,一方面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另外一方面也是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消耗。简单一句话,只有强大的经济才能支撑起强大的工业。

    哪怕现在袁肃略有一定的成就和产业,林伯深同样也是世代经商,但单凭二人之力还是远远不足于推动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

    在这一点上,袁肃和林伯深都有自知之明,所以他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过分的纸上谈兵和好高骛远,而是更切合实际的讨论如何从地域xìng工业来一步一步发展。二人经过一番讨论,倒是制订了一套像模像样的工业发展规划。

    以目前自身的经济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与官办的工业公司合作。利用“肃仁伟业公司”引进外国的先进设备,再把这些设备卖给有能力的大型公司,比如汉阳钢铁厂、天津船政厂,从中获取一些最基本的盈利。

    等到自身实力有所积累之后,第二步便是开办一些轻工业的公司。比如在淮安建立现代化的采矿场、内河轮渡制造厂、船舶维修检测厂等等。然后再在这些轻工业的基层上,或融资、或合资,转而开办一些铁路周边的经营公司,负责给铁轨维护和制造车皮。等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也就是在慢慢步入近代制造工业领域了。

    然而单单以上两步,就足以消耗许多的人力物力,保守的估计也需要五年到十年不等。这其中的变数就是要看外国对华的外交政策,是否可以找到真正扶持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西方国家。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西方国家要扶持中国,自然而然是要从中谋取其他利益。

    除了个人的努力,袁肃还会利用自己目前的身份地位,以及以后渐渐越来越强大的实权地位,在与外国势力以及北洋zhèngfǔ的来往之中,一定会尽可能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做推进。他相信以自己叔父袁世凯的见识,断然不会看不出工业于一个国家的重要xìng。只要获得zhōngyāngzhèngfǔ的大力支持,必然能够加快工业发展的脚步。

    袁肃与林伯深约定,在“肃仁伟业公司”成立之后,下一步就是着手在淮安的轻工业建设。既然袁肃现在是淮安的实际掌控

第88章,军政发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