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被攻克的第二天,一直担任后勤保障工作以及拱卫津浦线任务的第一混成旅,便开始密谋向淮安和淮北两地收拢各营各部。
袁肃在六月九日这天,正式下令第三团从港城开拔,与淮安的第一团会合。
不过因为前前后后驻扎了有一段时日,再加上整个江苏省内交通秩序混乱,第三团的转移消耗了不少时间。当然,其中也包括他在港城收集了一大批物资。
关于在港城所谓的“收集物资”,就袁肃个人来说确实有一些过分,说的好听一些叫“收集物资”,但说的更直白一些那就是“抢x劫”和“勒索”。只是他并非是纵容麾下士兵抢x劫、勒索老百姓,而是利用军队的名义向港城各地方政府索取钱财物资。
虽然说,早在一个多月之前,袁肃便已经开始为此次南下筹备经费,可以说他手头上现存的经费完全可以维持第一混成旅今后两个月的调度。只是考虑到接下来要在淮安和淮北站稳脚跟,到时候必然需要一笔很大的开销,而最快速、最有效获取经济来源的办法,自然只能是出此下策。
之所以说占据淮安和淮北需要很大一笔经费,一方面考虑这两个地方毕竟远离滦州,又没有连贯性的铁路交通支持,所以要想完全站稳脚跟,必然要在极端的时间里扩大实力。而扩充实力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扩充军备。
并且扩充军备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如果不能尽快变成现实,今后再有诸如此类的动作,势必会引起安徽、江苏两省省府的戒备,到时候便会难上加难。
要的就是趁两省内乱刚定,倪嗣冲、冯国璋忙着善后这段时间,一鼓作气把占据两地的军队一步扩充到位。
至于另外一方面,在获得淮安和淮北两个地盘之后,第一混成旅势必要分散一部分力量。相当一段时间里,只怕都要有最少两个团的兵力驻扎在当地。按照袁肃的预想,第一混成旅的番号是不会就此拆散,而镇守淮安和淮北的两支部队也不会继续使用第一混成旅的番号。所以说,到头来分散出去的兵力,还是要尽快填补回来。
只有这样,才算是实力和势力的扩张,而非仅仅是多了几个地盘。
所以这笔经费还需要用在维护根基的上面。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些都是需要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因而不得不想尽办法来筹集足够的经费。
袁肃带领第三团抵达淮安正好是六月十五日,如今淮安此处已经没有高级军官,但凡迎接安排尽由是赵山河全权负责。赵山河在北郊刚与袁肃见面,就告知孙中山凌晨时已经离沪东渡而去的消息,南方革命势力已然全部消亡殆尽。
连夜将第三团安顿下来,袁肃没有急着消息,他召集目前尚在淮安的一
第78章 ,淮安部署-->>(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