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4章 ,两淮之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了程德全逃跑的情况,于是整个南方革命阵营都出现了士气低落的痕迹。

    第八镇统制张彪为此还专门()找到[望书阁]黄兴,埋怨其就不应该急着发表通电,在眼下这种危急关头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士气。本来程德全就没什么实际地位,任由其偷偷逃跑就罢了,将消息暂时压下来,反倒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黄兴意识到之前因为情绪冲动而忽略了事后影响,然而脾气火爆的他也没有任何废话,只是愈发坚定的决心跟北洋军一拼到底。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立场不坚定的人们知道,真正有一腔革命热血的人一定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这或许是理想主义者的片面执着,可也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无奈和发自内心的怒吼。

    十几年来,为了探寻中国的救亡之路,无数革命烈士以鲜血来铺洒道路。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终于完成了推翻腐朽清廷的大革命胜利,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革命果实落入独裁者的手中!民主和共和的大业理想岂能就这么消亡?

    与此同时,滦州第一混成旅才刚刚抵达济南,而先头部队第一团也才前进到徐州。

    负责留守济南接应袁肃一行人的正是第二镇第二步兵旅旅长鲍贵卿,不过鲍贵卿麾下的主力部队也都已经陆续开往江苏境内,他本人只留了一支警卫队以及辎重部队在后面,等待袁肃的第一混成旅到来。

    中午时袁肃与鲍贵卿见了一面,虽然鲍贵卿与袁肃同样是第二镇的旅长,但前者如今已是年近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又是老一届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无论是资历还是系统都要远远超过袁肃。因此在鲍贵卿眼里,多少对袁肃是有几分不屑一顾。

    整个会面过程中,鲍贵卿一直都是一副官腔官调的一样,没有给袁肃什么好脸色。

    尽管如此,袁肃也没有放在心里去,他只当自己与第二镇还不能完全融洽,更何况论资排辈自己也确实不如鲍贵卿。简单的从鲍贵卿这里了解了情况,获知第二镇和江防营已经完成对南京的战略包围,接下来第一混成旅要做的就是开赴江苏,确保津浦线苏北路段的安全,负责保障和护送后勤物资。

    担任后勤任务原本就是袁肃所期待的,于是他没有任何闲言碎语,直接应承了下来。

    当天晚上,鲍贵卿借口前线有事,没有再继续招待袁肃,达成了一班早已准备好的火车动身南下去了。

    袁肃则在济南休整了一天,按照火车站的安排,最快也得在明天下午才能搭乘另外一列火车向徐州赶去。

    倒是山东军务会办王怀庆专门在济南最好的酒楼设下晚宴,邀请袁肃等一众第一混成旅的军官到场。王怀庆与袁肃没有什么交情,也听说过段、冯两位大人物都对袁肃有所介怀,不过他却不吝感情的要打好这层关系,正所谓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只要自己与袁肃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多一个笑脸迎人绝不算是坏事。

    晚宴上,袁肃与王怀庆一番推杯置盏,趁着酒

第74章 ,两淮之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