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舆论手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腔。

    过了一会儿之后,吴承禄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忽然停下脚步,等着下人喝问道:“袁肃的人伤亡情况如何?有多少人阵亡,又有多少人负伤?”

    下人一脸为难之sè,支支吾吾的说道:“这……这,老爷,小人委实不清楚。不过,不过小人见他们回城的时候,确实有不少伤员,还有人被担架抬着。看上去似乎是很严重。”

    听到这里,吴承禄心中稍微镇定了几分,然而他可不能只因为这片面之词就全然相信,当即吩咐道:“去,通知我们巡防营的军医去他们那边,帮助他们料理伤员,顺便给我查一个究竟,昨晚剿匪伤亡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是。”

    当天下午,接到通知的法国治安队罗根上尉与万福堂人员纷纷赶到县zhèngfǔ。之前的联络工作原本都在赈灾司令行营,现在突然改在县zhèngfǔ,多多少少让这些洋人感到有些奇怪。就在他们一行人来到县zhèngfǔ大门前时,却发现整个大院外围早已经被荷枪实弹的中国士兵戒严起来,不仅愈发惊疑不定。

    袁肃和县长吴立可在县长办公室接见了罗根上尉和万福堂代表,陪同在一旁的还有吴立可私人翻译员以及两名《天津租界新闻》和《顺天rì报》的记者。后者原本就是驻扎在临榆县的游记记者,而前者则是前天专门发电报到天津邀请而来的。

    早在察觉到万福堂有问题之初,袁肃便已经开始筹划处理这件事的对策。

    毕竟洋人势力庞大,而且宗教问题往往是最能引起轩然大波。北洋zhèngfǔ成立时已经承认了各国在前清时享有的权利,贸然以重典治罪,除了能带来一时之痛快之外,根本不能起到对洋人的惩示作用。

    袁肃想到的办法,就是要把这件事告知于天下,从舆论的角度上闹得越大越好。

    他知道窦神父终归会被交由法国公使馆来行使领事裁判权,而结果也不难猜测,法国公使馆随随便便给一个罪名,紧接着将窦神父引渡回国,然后便再也没有下文。或许用不了几年的时间,窦神父还会再出现在中国或者印度的其他地方,继续主持一个教堂。

    只有把这件事闹大,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窦神父这个人及其事迹,彻底颠覆外国在华宗教人员尤其是法国宗教人员的形象。一旦这件事轰传开来,即便中国官方没办法惩办窦神父,也能在国际舆论上给予法国当局沉重的压力。

    袁肃所请来的这两名记者也是别有有心,《天津租界新闻》是由比利时商人主办的租界报纸,一共分为四种语言,是天津各国租界获悉消息的首选报纸。再加上天津九国租界原本就错综复杂,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直接能够在这里体现出来,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法国当局会截停报道的可能。

    至于《顺天rì报》是rì本人一手cāo控的报纸,这份报纸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报道新闻,而是间接的为rì本外交政策提供影响力。岂不说rì本人与法国人没有任何交情,再者rì本的外交政策一直是想独吞在华利益,为此甚至连英美俄三国都敢得罪。利用对法国的打击来暗示排斥西方列强,继而推崇大X东亚主义,这显然是走出一步很好的棋。

    当罗根上尉和教

第3章,舆论手段-->>(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