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难民而言,袁肃的出现自然意味着重获希望。只是平头百姓骨子里对官府的不信任犹在,因此即便袁肃四处奔走的呼吁,除了稳定难民们的情绪之外,并没有让这些难民退回之前聚居的地方。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围堵在城下,不过好在比之前要稳定,没有再继续闹腾或者试图进入县城之内。
难民们不肯退让,这事实上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数万人拥堵在城墙之下,人群队伍都延绵到十多里开外。以这样乱作一团的情况,很难重新组织赈济所和开办粥厂。就怕城门刚一打开,难民们就会不由分说的往城内拥挤。
袁肃犹豫再三之后,最终只能选择派人从西城门绕出去,迂回三十里的路途来到难民后方,然后再在后方陆续开设粥厂,恢复供应干粮。当然,这些在后方开设的赈济所、粥厂,都是由军队驻扎护卫。
等围堵城墙下面的难民们听说了后方粥厂的消息后,自然而然便渐渐开始散开。再加上被袁肃派人收买的那些党首、马贼们起带头作用,前前后后只三、四天的时间,难民围城的局势就如同雨过天晴一般豁然开朗起来。
临榆县和běijīng方面当然不知道其中的内幕,在他们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老百姓心中认可袁肃,同时也证明袁肃之前以及现在的赈济工作做的十分到位。
然而难民的问题虽然逐步缓解,可前阵子在暴X动当中受损的本地老百姓们,如今要么流窜在外,要么在县城里无家可归。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原本富有的大地主、富农们,城外村镇大部分田产和畜牧全部被毁,直接破产者多不胜数。
从实际上来说,这种天灾**怨不得别人,就算要怨断然也不会怨到袁肃头上。
不过既然要拿下山海关的地头,那就必须做出一些表率作用,从本地老百姓们身上着手,解决他们切实迫急的难题。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无疑可以起到雪中送炭的绝佳效果。为今后奠定对山海关的统治做足铺垫,也能博得更好的政治名声,更能赢得流芳百世的口碑。